做滿做好3年,就是企業來挖角你

【文/李欣岳 攝影/廖祐瑲】

一飛沖天與一事無成的關鍵,除了能力,更重要的是耐力。每份工作至少做滿3年,累積獨一無二的價值,工作才能愈換愈好。

一份工作做滿3年,1,095天,是不是一個讓你覺得非常遙遠的數字?就像當兵數饅頭,「這份工作做了多久?」彷彿像個定時鬧鐘,提醒你日子一天天過去,卻對工作愈來愈缺乏鬥志。開始巴望著週末趕快到來、面對老闆愈躲愈遠。更有甚者,即使進入職場多年,換工作頻率卻愈來愈高,而且愈換愈糟糕。「上半年換工作、下半年撐著領年終」成為一種宿命輪迴。

別驚訝,一份工作做滿3年,已經成為上班族的「職場天險」。日本百萬冊暢銷書《20歲的成功聖經》作者本田有明,在新作《3年不辭職》中指出:日本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後,3年內平均離職率高達3成,1年內就離職的則有1成半。而且,高離職率並沒有因為失業率高漲而下降。

台灣則比日本更嚴重。根據104人力銀行從數十萬筆個人履歷資料庫中的統計,台灣工作者平均一份工作在職時間為24.2個月。「工作做滿2年,拿了年終就離職」已經成為職場常態。年齡愈低,在職時間則愈短。甚至,台灣15%的社會新鮮人第一份工作做不滿3個月。與日本相似,頻繁換工作的現象並沒有因這2年失業率暴增而趨緩。最重要的是,根據104的數據,47%的轉職者工作愈換愈糟,平均減薪幅度達18%。

為什麼一份工作至少做3年,這麼重要?因為它是工作者在職場創造個人價值的門檻。

做滿3年,就是企業來挖角你

工作第1年是「瞎子摸象」﹔第2年才能上手﹔第3年後,才有機會在工作中創造價值,讓人家看到你。

工作能做滿3年,通常也代表能力得到某種肯定。先後在雀巢、白蘭氏、荷蘭銀行、都可茶飲擔任過品牌行銷的詹鈞文直接說:「做滿3年後,就是人家來挖你。」他指出,以品牌行銷為例,待滿3年,至少升職一級到副理,開始成氣候、分配預算、負責專案,只要擁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快就變成業界搶手人才。

對企業來說,3年,則象徵通過穩定度與抗壓性的考驗。根據《Cheers》雜誌「2010年台灣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指出,67%的企業認為近3年聘用的大學畢業生,最有待加強的能力便是「穩定度與抗壓性」,高居各類有待加強的能力第1名。從企業的角度,第1年都是新人訓練與適應期的投資,之後才可能真正帶給公司回饋。

主張3年不辭職,並非要上班族屈於現狀,不敢改變,如果你所在的企業,完全不願提供這些輔助措施,或發生危機,有致命缺陷,仍然要及早採取必要行動。

若以線上遊戲做譬喻:「職場就像打電動,打敗魔王,過關升級後的遊戲才更好玩,永遠停在拿小刀、穿內衣的初級,絕對感受不到樂趣。」珍惜當下的際遇,不要讓自己成為工作愈換愈快的職場吉普賽一族。3年不辭職的真義,應該是積極地在眼前工作中累積價值,帶著更高昂的能量迎向下一份工作。

【延伸閱讀】5個正確觀念:你賺來的辛苦錢,這樣花才對!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