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鼓手

最近網路流傳一部紀錄片微電影,一個樂團為了完成一名失明小朋友成為鼓手的心願,花了半年時間教這名8歲男孩學會打鼓,最後還幫他辦了一場演唱會,我看了三次,哭了三次,最後一次用聽的,還是哭!

當里長以後,我接觸過幾位盲人朋友,他們在黑暗中活出的勇氣和智慧,叫人折服,也許是因為靈魂之窗這個重要器官失能,激發他們展現出更多潛能。

微電影中的主角岳駿講話有力,語彙的使用也很到位,這為我帶來省思:也許我們平時太依賴視覺這個功能,導致「講」和「聽」都不是很精確。


用進廢退。

影片末段,樂團與岳駿一起表演時,每個人都把眼睛矇起來,讓岳駿感覺他們是全盲的團隊,所有團員都跟他一樣,他打起鼓來因為有伴而更有力。

我們都需要伴,有伴才有力。

我以前也幹過這種事。話說某年我在政大讀書,在外與人和租公寓,某日無課,想體會一下盲人的生活,拿塊黑布把眼睛遮起來,開始半天的「盲人生活」。

室友見狀問道,「你…在幹什麼?」

我答道,「想體會盲人的生活!」

「神經病!」室友罵完後兀自上課去了。

那個上午,我撞歪了一些傢俱、摔破了一個杯子、尿歪到馬桶外面,腳上也撞出好幾處烏青,打開遮眼布,才知我們平常有多依賴眼睛!

從那一刻起,我略微感受到盲人的不便,也體會出他們有多麼厲害!

當記者時,很少跑盲人的新聞,也許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平時我們看不見的角落;也許是因為他們失去視覺功能,反而活得更加小心,導致出事的機會變少。

這個想法事後獲得印證。當里長後,里內有一位盲人老涂,我沒事會去拜訪他,看有什麼需要幫忙,因為他要來找我,必須行經幾條車流量很大的馬路。有一次我見他「督、督、督…」一聲聲敲著盲仗,獨自過一條大馬路,趕緊上前協助,問他去哪裡?

他說找朋友,我問朋友住哪裡,帶他過去,老涂說道,

「不用,我自己走就好,人家不會來撞我這個看不見的啦!」

我聽了很震撼,老涂的膽識比我這個明眼人還高!後來想想,他講得不是沒有道理,我當里長兩屆多,在那條大馬路處理過的車禍,當事人全是明眼人。

也許就像俗語所說,「馬上摔落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大意失荊州,明眼人過馬路少了盲人的謹慎,一不留神,「碰!」一聲就撞到了。

還有一次我參加旅遊活動,遊覽車上大家唱卡拉OK,我發現車上前排座位有四、五位乘客唱得特別起勁,一時技癢,上前加入他們的行列,其中有幾首歌是男女合唱,大夥唱得興高采烈,其樂融融。

我發現其中一位帶著墨鏡的女乘客,唱歌時根本沒看電視螢幕,唱完閒聊時才知道原來她是盲胞,問她如何能把歌曲唱得如此熟稔而自信?她說道,

「平時聽電台播歌,就會跟著唱,歌詞中有聽不懂的就問人,這樣一直唱、一直唱,唱到流行歌都很熟,里長,要不要再合唱一首?」

失去視力,讓那位小姐的聽力和記憶比明眼人好,她把歌詞和旋律全記在腦海裡,唱歌當然不用看螢幕!

盲人失去視覺,其他功能因而變得更加敏銳,以補足缺憾,而他們的勇敢和樂觀更值得我們學習。

「小小鼓手」微電影,雖然是企業為了本身的慈善形象而贊助拍攝,但我覺得值得一看。現代的媒體裡,置入性行銷撲天蓋地,什麼鬼玩意都搬得出來,這個還算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