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康熙」走了以後...

(流行文化的「紅色供應鏈」問題)

康熙來了。康熙走了。「康熙來了」停播。這樣的節目,停播就沒有什麼復播的空間。

何況它還是一個極長壽的帶狀節目。那是急流勇退。那是時不我予。

主持人不會有事。主持人仍然是炙手可熱。我是說節目。這個節目的停與不停,與其他停停開開的節目不同。它有一種時代標記。那是主持人和製作團體成長背景和人脈串連的平台。廣泛從流行文化角度來看,「康熙來了」停播,是台灣綜藝圈的「小事」,卻是華人娛樂圈的「大事」。

台灣娛樂圈最後一個被華人世界廣泛關注的節目的結束了。我說的華人世界當然包含大陸。尤其是大陸。以娛樂事業完全人頭計價的市場法則,大陸當然是最大的市場。流行文化能夠對大陸市場保有穿透力和影響力,不只是商業競爭,更是國家戰略。

談「哈日」、「哈韓」的底層構造是這個邏輯。談華人流行文化圈子持續40年左右的「哈台」風潮也是。「康熙來了」停播,是這股潮流「退潮」的歷史註腳。

我總是說:台灣是「華人流行文化的發動機」。至少,曾經是。這個潮流從鄧麗君開始。從音樂、戲劇、出版,從藝人到製作人,從幕前到幕後的全面強大。但是,那個台味就是品味,台流就是主流,「哈台」是一種時尚的全面主宰的時代結束了。當「康熙」走了,結束了。

你也許還算熟悉范冰冰,但你不太可能多熟悉李晨。「康熙」最後一集邀來這對半年前刷爆華人影視新聞頭條的情侶,考慮的就不是台灣的收視率。那是對大陸市場的告別式。

用最煽情的政治語言講,流行文化就是最有力的統戰。最可怕的洗腦。台灣文化狂洗華人世界40年,台灣娛樂圈子裡的天王到天后,A咖到D咖,人氣到過氣,走路有風。狂風。

風停了?不是。只是不會再那麼狂了。自然風。以後,頭角崢嶸,要各憑本事。真本事。台灣娛樂圈曾有過隨便做,隨便賣,隨便唱,隨便紅的時代,徹底結束了。同樣是素人選秀,你看「超級星光大道」和「中國好聲音」的落差就知道了,那不只是製作成本的問題。同樣是偶像歌手,台灣仍然停留在周杰倫、蔡依林。其實,徐熙娣、蔡康永、周杰倫、蔡依林,舞台上,都算是同一個世代。當「康熙」結束,大概也意味著「雙J」的時代接近尾聲。台灣更年輕的娛樂世代,沒有跟上來。青黃不接,斷層嚴重。

因為,相形之下,藝術和技術的含量都不太夠了。綜藝成了耍寶、搞笑,要「綜」都無藝可綜。

看這個問題,線性一點,不要切片。這其實也是「紅色供應鏈」的問題。大陸在流行文化的質量已經起來了。觀察大陸這個史上最大人類社群的未來走向,與其聽故事,不如看電視。是不是未來想要娛樂要「紅」,政治就要「紅」?不是。關於「紅色供應鏈」,這不是什麼色的問題,如果覺得高興,你要叫它「黑色」也行,但這除了反映自己政治意識的簡單投射,只會重覆台灣充滿「白頭宮女」、「天寶遺話」的失落感和失敗感。

關於「紅色供應鏈」的所有談論只有一個角度有健康概念:我們不可能期待這個供應鏈永遠不出現,永遠不競爭。重點是,你什麼時候意識到這個供應鏈已經威脅到你?以及,你在面對競爭威脅時,準備怎麼因應?包括娛樂工業,任何一個產業都一樣,「紅色供應鏈」其實是中國大陸市場化、資本化的必然結果。幾十年來,政客和媒體都不夠誠實、務實,沒有告訴民眾,台灣如果曾經擁有不錯的發展勢頭,除了台灣人自己的勤奮努力,更重要的是「文革紅利」。大陸的文革,是台灣最大的紅利。

流行文化的最重要基礎是「自由創作」、「開放心靈」。一個一切為政治服務的體系,不會有多強大、持續的流行文化能量。大陸走出文革已經四個世代,台灣反而進入文革兩個世代,「紅利」早就用完了。情感上,台灣和大陸,不可避免是一種互為消長的競合關係。在各個領域裡都一樣,當大陸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台灣難免陷入更深的虛無感。

溫水煮青蛙,溫水煮台灣。只要意識到別人的強,自己就沒那麼差。台灣本來沒那麼差,但不能面對到大陸的強,只會讓台灣一直差下去。

「韓流」之後,「中流」已經來了。在廣泛的流行文化裡,都來了。台灣曾經在「哈韓」上頭有過情感掙扎。下個階段的「哈中」也是。不是今年,不是明年,但三年、五年、十年,那個味道一定會讓每個人都習慣。以前,要統一台灣一定得靠武力。但現在,「非武力」已經成為可能。對我來說,這才是傷感。

當年,鄧麗君猝逝後,我有點急,我主動尋訪鄧的家人,希望鄧的家人不要低估了鄧麗君是台灣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努力促成關於一個藝人的大型研討會。2009年,中國共產黨「建政」60年,網路票選對「新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鄧麗君第一。

我常常揶揄台灣歌手的「世界巡迴演唱會」。那是一種聽起來有點好笑的宣傳老梗。其實,那個世界就是華人世界。頂多是東南亞加大陸,尤其是大陸。但以後,連能COPY這種梗的藝人都不會太多了。要「從中國走向世界」?還是「從世界走向中國」?在流行文化圈子裡,答案清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