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的天大決心

蘋果日報在這次學運抗爭中,立場「極其傾向學生」。惹惱了不少「中老年族群」!

比較台灣幾大報紙在這次學運中的報導,蘋果日報無論文字、攝影的寫法和視角,莫不從保護學生或利益學運的角度出發。許多標題甚至率先「塑造、定義」學運領袖的「英雄性」與抗議行動的「神聖性」!在過去歷來的抗爭事件報導中,雖然蘋果大多更傾向「弱勢群體」,但這次學運正式進入了「徹底偏向」卻是前所未見!難道蘋果日報只是因為內部的「編輯政策」或者媒體主管的「政治立場」所致?

事實上,這次顯然是蘋果日報展開一場天大的決心,正式全面擁抱台灣的「下一代閱聽大眾」!


最初發現「端倪」的,是香港蘋果日報。自2012年第四季起,來自「行動網路(手機、電腦)」的瀏覽率與廣告收入開始「不知何故」的明顯增加;成長曲線甚至在去年2013年第一季末,越過了「黃金交叉」!行動網路的廣告收益「正式超越」了每天的報紙廣告,此後更是一路增長至今。而在整個使用者大數據庫的分析後,原來整個社會「行動閱讀」的趨勢已經成熟,而蘋果日報行動瀏覽且點擊廣告的閱讀族群,25歲以下的讀者佔了絕大比例!

台灣蘋果日報於是也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開始進行內部結構性的「流程研發」及「人力配置」。除了吸收香港的經驗,也針對台灣的新聞主題與讀者屬性陸續改版,推出「即時新聞」「娛樂蘋到」「正妹」「蘋論陣線」等欄目,強化新聞瀏覽的「當日回訪」及「點擊習慣」。2014年初,則更宣布提供發稿平台,廣納包括「新頭殼」「苦勞網」在內的十餘家網路獨立媒體與BBS論壇。最近,甚至再擴大到幾個熱議流量甚大的臉書粉絲團,進行同步刊登!

蘋果日報採取一種「平台整合」的媒體轉型,以此作為它們因應行動網路與新媒體時代的結論!

事實上,傳統報纸媒體,眼下在全世界都面臨著「轉型」問題甚久,至今也都還沒有具體成功的模式結論。雖說一般也都成立「新聞網站」接收分眾流量,但在「實體紙張」與「網路新聞」的經營之間,傳統報紙廣告刊登的收入模式,仍然比網路廣告投放要更為穩定簡易。這使得絕大部分沒有趨勢洞見的纸媒經營高層,難以想像該如何「結構性的翻轉」。

這次學生抗爭運動一開始,「支持方」明顯年輕族群居多,年輕世代既是內容的「閱讀者」也是「生產者」。他們在論壇及臉書的擴散力極強、發動各種攻擊論述的貼文驚人,學運領袖迅速成為年輕輿論體系的核心!面對這群「行動力十足」而非發發牢騷的新世代,蘋果日報一旦決議在內容取向上「徹底擁抱」,果然不僅在網站的流量上迅速暴增120%以上,原本實體報量銷售緩慢下滑的情勢也重新拉回不少。

蘋果日報寧可忍受,自己原有的風格特性開始被「稀釋」,仍然要進行一場「平台轉型」的整合,其實背後有著極為嚴謹的思考及巨大的決心!每日紙張上的新聞有限,仍可進行相對精要的內容擇取,但行動網路上是一種「流動的碎片閱讀」,傳統閱聽人或許嫌亂嫌煩,但這確實是必須提前呼應「世代交替」的一種趨勢需求。

中老人家,看兩下手機電腦屏幕,眼睛酸了就得關機,這些人明明是「習慣看報紙電視的」!蘋果日報的網站,如此還需要花額外力氣,遷就這些「看了年輕人抗議就生氣」的族群?倘若不在這次學運面對「一次湧現台灣未來閱聽族群」有所改變,或許蘋果日報難免仍然也要和聯合、中時、自由其它大報一樣繼續「思考遲疑」。

媒體的影響力,來自每一次突發重要新聞事件當下,能否成為觀眾族群的首選所依,由此經年持續的累積。其它三大報背後各有「傳統聲譽、大陸投資、本土立場」等各種「大人風格」的經營屬性所限制,完全不可能去轉型擁抱年輕世代!蘋果日報的巨大決心背後非常不容易,涉及媒體組織內部流程非常複雜的自我革命、創意研發,與人力資源調整。從最近網站及APP的廣告投放來看,蘋果這場平台轉型的大戰略,已經毫無疑問獲得初步的成功!

這回因為學運報導,雖說贏得了新的年輕讀者,卻惹惱了中老年族群。媒體最終下場如何?

只要繼續以鮮麗照片配合精簡文字,去繼續揭發緋聞弊案不公讓人生氣、繼續找出社會角落英雄讓人感動、繼續發掘甜甜微笑正妹讓人爽快。莫忘了!讀者觀眾,永遠是健忘的!更別說「以健忘著稱」的中老年族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