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雙城記之二

(高雄變台中?台中變高雄?)

高雄當然在下沈。正走上沒落之路。

財政惡化,人口外流,這城市有麻煩。


高雄有極好的地緣位置,高雄不該沒落,400年來,這個島嶼的統治者,沒有一個忽略過高雄。沒有一個冷落過高雄。用「重北輕南」搪塞一切,只是慣性的「政治抱怨」,向選民「撒嬌」。除了騙點選票,這種陳腔濫調從來解決不了什麼,因為那根本不是事實。

高雄的下沈,是人為的。

高雄條件不差,觀念奇差。城市治理,要有思想基礎。有時因勢利導,有時要觀念突圍。沒有思想,就沒有戰略,沒有戰略,就沒有發展。選舉到了,才搞點政治小動作,沒用的。高雄被磋砣太久,老是靠「美化」,沒用的。

這個城市退歩,就是思想退歩。

上一篇文,我談台中。我不是在跟你談「奇摩子」的感覺,我在檢視主要的城市指標。你是不是看膩了胡志強?我沒意見。我只是告訴你,一、這十二年,台中一路向上。二、台中註定超越高雄,成為「台灣二」。三、胡志強沒有辜負台中。

但高雄被超越,是人為的。

我真正注意高雄的「底特律化」是從職棒「La new 熊」離開高雄開始。這不像「興農牛」。「興農牛」、「兄弟象」都是賣球隊、換東家,這種情況常見。但熊隊不是,它是高「熊」。它很有心。但它決定化「熊」為「猿」,棄陳菊,就朱立倫,那是職業球隊為了商業利益和簽賭治安,用「腳」投票的結果。一個以棒球自豪的城巿,養不活一支球隊,真殘酷。

熊出走,是商業。牛進來,是政治。這背後,吳敦義、楊秋興等等府院高層居中穿梭,力勸好友林義守出面的內幕,以後再說給你聽。

我替高雄擔心的另一件事和藝術表演有關。高雄加台南,人口450萬,大約雙北加桃園的一半,但自費的藝文表演和展覽,恐怕不到10分之1。這不是弄個衞武營就解決。而是高雄的文化活動消費力急速衰退,許多「不信邪」藝術、娛樂經紀公司這些年也紛紛棄守。

你也許滿足於還有10分之1。但相對於巿場蓬勃,好表演一票難求的大台北,髙雄的藝文表演背後幾乎都要靠公部門包場包票,背後的空虛和唏噓,很難三言兩語。

高雄是南國大門。但它的成長動能比勉強升格的台南更黯淡。它的進步感比馬尼拉、吉隆坡更微弱。

我對高雄的思索很簡單:它的絶對負債,和平均每人負債都遠高於各都。但它的動能越來越弱,它不但沒有自力脫困的能力,它甚至反拖累了合併的高雄縣。

一個政黨,一個領袖都一樣:沒有眼光,就沒有亮光。

高雄不應該這樣。幾年前我也用長文分析過:過去30年,地球上發展最快的地方在東海周圍。跟上了,就是今天的台北、上海、首爾,跟不上,就是平壤。未來30年,發展最快區域將是南海周圍。「南海時代」來了。

每年五月,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公布世界競爭力評鑑。台灣在這個評鑑中的排名2009年之後一路躍進。2010年,一口氣從23名進步到第8名,一年進步15名,2011年再進步到第6名。不只名次是歷年最佳,進步幅度也是該機構進行此項評鑑以來僅見。但其實,重點不僅如此。

如果把這項評比的前30名國家拿出來分析,除了美歐先進國家,剩下的幾乎都是亞洲國家。新加坡、香港,一直在前5名。之後,除了台灣,還有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泰國。有注意到了嗎?不要說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中國、泰國,甚至近年成長同樣快速的越南、印尼,通通都是南海周邊國家。金磚四國的印度、巴西、俄羅斯反而都在30名之外。看懂我說的「南海時代」是怎麼一回事兒了嗎?

如果理解輝煌的「南海時代」即將展開,就能理解為什麼中國積極強化與東協整合,美國又為什麼宣稱「南海是美國的核心利益」?這裡成長快、競爭烈、衝突多。

高雄是台灣面向南海的大門。這就是高雄的戰略。但高雄的成長動能比不上周圍任何一個2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這就是高雄的危機。

要選高雄市長的人,要有能力形塑高雄的戰略。高雄不只是台灣參與、連結整個南海的門戶,高雄甚至成為日韓乃至中國華中、華北要前往南海的轉轍器。這扇窗,這片門,只要打開,就是無限風光。但是,一個以「反中」為核心思維的主政者,因為「去中國化」,不惜把一國一城帶上「去國際化」的道路。

這些年,台中和高雄差異越來越大。尤其是城市氣氛。台中,活潑開放,活力充沛。高雄炭味濃厚,奄奄一息。
 
要讓台中變髙雄?還是讓高雄變台中?這是今年選舉要決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