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之後的修補術

這幾天的新聞,看來已經恢復差不多了!恢復到一種令人滿意的「無聊/平靜」的均衡比例。儘管還有些許重大國際意外,台灣的政治選舉、兩岸金融、產業市場也仍有隱隱騷動;但股市來到九千點左右的普遍笑容,遮蔽了很多不安。

這幾天與之前不同,一大早我幾乎半小時不到,就以平日兩個iPad一起閱讀的習慣,把網路上的四大報,連同雅虎奇摩新聞上活跳跳的其它「漏網之魚」,全部看完。讀來也幾乎沒有因為新聞帶來特別觸動,就只有幾則特定報導留在心頭,繼續進行一些趨勢觀察的消化。


在台灣,我們其實並不習慣保持恆常的,去習慣過著周遭一切「平靜的日子」。我們總會暗自期待,媒體能像野狗般到處搜尋街角垃圾,去嗅翻出某些可以大做文章的氣味與騷動。而忽略了其實所有平日寶貴的平靜時光,不應該用來裝飾每一回的動盪之間,而應該是一種「為了孕育的修補術」!

作為許多國家,擁有社會文化的某個深層「機制轉化」,我們欠缺這個核心與內涵。包括政府與企業所推動的各種社會教育概念中,也沒有真正掌握到某種「動靜均衡」的配置關鍵。雖然也都試著去做很多事、辦很多活動、開很多講座,最後卻只讓人們更容易動輒不滿,無以抗拒那些是非爭議的浪潮,並且還隨之「在爭議的情緒表層漂浮律動」!

在這20多年的印象中,台灣的各種略具「教育意義」即使是商業活動之中,我也只有因為兩三個活動,感覺真正「有被啟發」!這些極少數的活動經驗中,幾乎都是因為主辦者具有完整耐心,展開「極其難得的前期溝通」!以及在活動之後,還繼續進行「難以想像的統計追蹤」!讓人們「有一段完整的參與、感受與思考」!其它活動則幾乎都是「小小熱鬧兩下」之後,所有人無論舉辦者或參與者,大家都不知所以也毫無領悟的稀嚕呼嚕了一場時光。

日本社會文化中,任何活動都有講究的企劃準備。就連電視搞笑節目前期,也都要求受邀的明星或諧星,要填寫最高達十多頁的「問卷題目」,來挖掘並規劃節目內容走向。德國電視製作文化也一樣!而這也就是為何日本與德國社會,無論從國政到民間,所有「完整數據」和「積累傳承」這兩大基礎與關鍵的價值,能夠被真真實實萃取及保留下來的原因!

台灣社會相較之下,到處充滿了「盲言推論、信口開河」的風氣。不只是電視上各種政論或娛樂訪談節目如此!包括之前的學運過程如此、網路論壇發言如此!政府從領導人政見到高速公路ETC政策如此、立法院從院長到立委的政客素養也無不如此!至於台灣媒體,原本理應對這些現象更具「專業檢視」與「客觀批判」,最後也不免隨之淪墮,成為「盲言推論、信口開河」的最主力。

但所幸,一個社會再怎麼發生天大動盪,文化律動的本質「動極生靜」,從來不會被真正撕毀!因為人心與人性也都同樣會動極生靜,「每個人都會累」!別說看熱鬧的人要回家洗澡睡覺,連學運青年理想陳義再高,年輕荷爾蒙也需要回去抱抱女友歇歇腿呢!

如今的台灣,媒體與社會終於稍微恢復平靜兩下,但我們還有這些許多層面要注意,我們還沒學會如何「修補」。首先,我們都要能「安於平靜度日」,由此清醒的審視,接下來因為選舉,又將重複發生政黨及政客們各種矯情與謊言的一切。

然後,平靜帶來能量的蓄積與孕育。台灣真正應該將社會能量,導往支持包括「創新/開發、設計/激盪」的這些所謂的「正面騷動」!據此廣泛的讓台灣的社會各領域階層,尤其是所有年輕人,都能去「探索自我」「累積實力」「追求夢想」,甚至最終直面未來的「兩岸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