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沒有狼性,慣老闆應該慶幸而非抱怨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裡的世代相處模式,很值得台灣社會參考。年長世代不該再當家作主了,該從第一線退下來,放手讓青年人接班。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裡的世代相處模式,很值得台灣社會參考。年長世代不該再當家作主了,該從第一線退下來,放手讓青年人接班。

【on.cc東網 作者:王乾任 社會觀察家】

這幾天的媒體焦點,雖然放在洪秀柱是否繼續擔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然而卻有另外一條新聞軸線,同時在其他多家媒體,以不同的報導呈現,口徑一致,斥責台灣年輕人是媽寶,大一新生座談會上來一堆父母幫孩子提問、提行李,台灣年輕人沒狼性,不能吃苦耐勞,好逸惡勞,只要工作內容辛苦一點就算高薪也不願意做。

批評年輕人草莓的新聞,每年都有,意圖多半是為了替壓低青年起薪找到正當性理由。因為年輕人實力很差,就可以不給高薪。

然而,在台灣縱橫10多年的青年草莓化論述,透過媒體放話批評青年世代以賺取薪資利差的慣老闆們,也開始自食惡果。

光是少子化衝擊,就已經造成缺工窘境的台灣,慣老闆們為了找便宜耐操好員工,還一直大力鼓吹並支持草莓族論述。結果則是有能力而不堪被羞辱的年輕人,紛紛出走,到海外工作。有能力而不想出走的,則投入創業或非主流工作,像是青年返鄉務農、社會企業等等。

雖然暫時無法翻轉輿論與慣老闆熱衷指控台灣年輕人不長進的趨勢,但更多人陸續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不草莓,不再只是沉默。

最近張忠謀董事長在一次公開場合直接挑明的說,「年輕人不要亂創業」,表面上是憂心年輕人草率創業會發生的各種狀況,實際上恐怕是擔憂未來連台積電都找不到優質廉價青年勞動力可用。

遺憾的是,慣老闆們絲毫不知反省,反而變本加厲地釋放青年不耐操、不知感恩的訊息,繼續升高世代對立。把有能力的年輕人都逼走,剩下一堆真的不能用的年輕人。

最荒謬的是,台灣花了大把心力去抨擊還未定型且能改變的年輕人,卻放任手握資源且帶領國家走上滅亡的戰後嬰兒潮世代惡搞。就算媽寶變多,也多半是家裡的父母慣出來的,問題根源還是戰後嬰兒潮世代。

台灣的年輕人就算能力真的變差,比不上中國,也是上一輩設計的教育模式出錯的結果,該推動制度的修改,而不是成天羞辱錯誤制度下的被害者。

好比說日本,他們知道能力寬鬆世代的年輕人能力之所以不佳,是因為學校課程改變,年輕人是承受錯誤政策的被害人。台灣卻不一樣,廣開大學之後,一堆堅持惟有讀書高的大人,逼孩子去念大學與研究所,造成學歷浮濫能力下降的元兇明明是戰後嬰兒潮世代,結果卻只會檢討年輕人,卻放任大學浮濫?

台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以論述壓制青年人的薪資與發展,還要擺出自己是憂國憂民的大好人姿態。
真心為年輕人好,看到不長進或能力不足的,會想辦法伸援手幫忙,而不是只會抱怨與嘲諷。

從台灣的就業環境給年輕世代的薪資福利、舞台與栽培方式,實在看不出戰後嬰兒潮世代或回聲世代有多麼想幫助台灣的青年世代?明知道浮濫的大學培養的年輕人能力不足,卻還是要求大學把年輕人培養好讓他們可以直接使用、無縫接軌,卻不願意自己花心力培訓,只想以低薪來顯示青年能力不足,就是最好的例證。

慣老闆在媒體上說年輕人壞話,不過想找便宜好壓榨的勞動力而已。

最近有部電影《高年級實習生》裡的世代相處模式,很值得台灣社會參考。年長世代不該再當家作主了,該從第一線退下來,放手讓青年人接班,從主事者轉變為顧問,等著被諮詢,必要時再給予建議,陪伴年輕人,讓青年人嘗試並且犯錯跌倒,而不是什麼都還一把抓,什麼都是我最強,連創新都是我最強,那很變態不正常好嗎?

慣老闆應該感恩,還好台灣的青年世代沒有狼性。要是真的有狼性,將會在課堂上問倒老師、在職場鬥倒主管,看公司不順眼或待遇差就發動罷工或跳槽,絕對不會接受非法責任制與過勞加班的霸凌,看政府有錯就占領攻擊,半點情面都不會留,青年全面造反,奪取社會主控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忍耐退讓或自己離開。

台灣年輕人真的有狼性,最後哭的絕對是占著茅坑不拉屎、手纂資源不釋出的慣老闆與戰後嬰兒潮世代。

更多東網專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