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朱主席嘮叨幾句

(換柱之後呢?)

明天,國民黨換柱。

看看洪秀柱的氣度,看看朱立倫的高度。

換柱一定成功。大家叫她小辣椒,其實不是。我很少遇見真誠而且溫暖的政治人物,尤其在承受一整個黨對她近乎屈辱式的玩弄之後,她仍然會很大器,展現氣度。

這個黨不愛她。但她還是愛這個黨。

她一定有怨。但一定無悔。我沒有參與她任何的內部工作,但基於了解,我大膽揣測她將會發出的立場和聲音。許多基於信念和制度挺洪秀柱的朋友,可以放心告訴自己:洪秀柱理直氣壯,無虧於心。

接下去,是朱立倫的問題了。坦白講,就三個月時間,也別想太多。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就是務實。

幾件事情提醒,不是為了朱立倫,而是基於對這個黨的情感。

一、蔡英文穩紮穩打,勝券在握,隱藏立場,可以理解。但選民思考大的未來,未必會順著顏色投票,既然認為洪秀柱民調不顯是因為兩岸政策暴衝,那麼朱立倫就該拿出「後九二共識」的主張。而不是馬規朱隨。

「九二共識」是基礎。但已經不夠用了。不論選舉輸贏,國民黨都需要一個「進階版的九二共識」。不能像民進黨老打外掛程式。

二、2010年的新北市,2012年的總統大選,蔡英文並沒有預期自己會敗。換句話說,蔡英文是在以為自己不會敗而敗。兩次重要選舉兩次失敗,這次,不是戰術不同,而是氣氛不同。朱立倫領軍作戰,必須在不同氣氛裡操作不同戰術。


三、蔡英文兩戰兩敗。第一個打敗蔡英文的,是朱立倫。雖然大的氣氛對蔡英文太有利,但朱立倫未必不能複製勝利方程式。這幾年,蔡英文沒有變強,朱立倫沒有變弱,差的是氣氛。


四、但是,重點不在蔡英文。蔡英文已經不是朱立倫未來三個月的重點。攘外必先安內。但三個月的時間,只夠安內。洪秀柱的委屈,不是只有洪秀柱,這一次,「挺柱」的都委屈。「挺柱」不只是挺人,而是挺規矩。洪秀柱委屈是個人,但「挺柱」的力量空前憤怒和沮喪,因為都是道義相結合的空氣票,不相信無是無非,還能天長地久。何況,一切局面都是朱立倫自己搞出來的,面對2016,這些「挺柱」力量有很濃的「放生」意念,決定一次讓國民黨死透,島內很強,海外更強。朱立倫不要低估這股力量。

五、不必花時間處理宋楚瑜。那是假議題。超級假的議題。對照洪秀柱受此屈辱,仍然不忍一言傷黨,洪與宋高下立判。談「宋洪配」的,更是不了解洪秀柱,羞辱了洪秀柱。

六、宋楚瑜的力量,讓政治力「自然消化」就好了。朱立倫總是國民黨一軍了。黨主席呢。如果黨主席出馬,還需要搞親痛仇快的虛假整合,那只是在自己傷口上抹盬,自討苦吃。不必浪費力氣,就讓「棄保」去決定。這種局面,棄不掉的,就是宋楚瑜自己的。

七、也不必花時間解釋帶不帶職的事。法律沒規定的事就有彈性。決定就決定了,不管帶不帶職,朱倫只需要在乎:這一戰,自己在新北市拿多少票?如果新北大敗,那就是說,當年打敗蔡英文的戰功一筆勾銷,這個市長和黨主席一樣,再做也沒意思,辭不辭?隨便。

八、王金平值得花點心思安排。他是土裡長出來的人物,難免沾點泥巴。說好聽是他很圓融,說難聽是他很壓抑。在國民黨那種文化裡,很難被正面描述,被真心推崇。馬王一戰,內外俱傷,有沒有真正的修補能力?不只決定朱立倫能不能交出出人意表的成績單,也決定國民黨選後的分合。


九、別陷入本土、非本土的錯誤分類。我外省,我深藍。但我認識的絕大多數的「本土藍」,其實超級藍。比忠誠、比使命,比李登輝、宋楚瑜強太多了。每當國民黨受挫,會哭會悲的,不是我,十九都是這種「本土藍」。台灣只怕「土」,不必怕「本土」。台灣的危機在「土」,不在「本土」。

十、吳敦義戰功赫赫,但傷痕累累。他是國民黨最有即戰力,也最守份際的本土政治人物。他的操守經過最嚴厲檢視,完全過關。他的形象,完全是政治對手惡意醜化。後馬時代,不必是後吳時代。馬英九卸載,但吳敦義仍然有國民黨最強的施政能力和論述能力。如何讓吳敦義得到正確的評價和後馬時代的政治能量,也考驗朱立倫的領導能力。

十一、重新定義「派系」。回到法律。回到制度。不必污名化。不必先入為主。我認識的許多派系人物,並不是為了金錢或是選票才這個黨長相廝守。不要讓「政治潔癖」侷限了政治格局。

十二、培養新世代,不要再找那些惺惺作態的「形象牌」了。這幾個月,多少噁心的形象牌都漏餡了?政治必須專業,必須忠誠,也必須要有野心。像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戌涼州!」既直白,又豪邁。

十三、就算這些都做到了,做好了,朱立倫2016也不會贏。2016,朱立倫上場,結果只有兩種可能:小輸,或大輸。小輸為贏。
       
十四、不只台南高雄,去年九合一之後,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嘉義,「所託非人」的聲音越來越大。這是選民自發自覺的反省,一個政黨,要有四年八年脫胎換骨的努力規劃。真的,只要「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這個黨都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從政,要服膺「積極的悲觀主義」,悲觀,但仍然積極。孔老夫子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就是這意思。如果我說錯了,只能說:老了,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