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通黨庫、黨庫通內庫

立法院在7月25日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通過之後,朝野兩黨,一喜一悲,藍綠都說:「歷史將會記住這一天」!

民進黨強調,這是努力了24年的甜美果實;國民黨則說,這條例違法違憲,將提釋憲,找回公道。

「如果社會大眾對黨產的印象普遍不佳,為什麼還要提釋憲呢」?在國民黨的記者會上,我這樣提問國民黨的副主席詹啟賢。


詹啟賢回答:「釋憲是因為這個條例『違法違憲』,未來釋憲就算贏了,在扣除解決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與現職人員的年資結算金,還有辦公處所之後,餘額一樣會全數捐出。也就是說,黨產不會再有了,提釋憲不是為了想留下錢啊」!

詹啟賢的解釋,我懂。但社會上,大多數人,懂嗎?

時間回到1999年,當年民進黨總統參選人陳水扁,在選舉造勢場上,用他極為通俗易懂且煽動人心的話語,對著台下幾萬個聽眾,慷慨激昂:「國民黨,長期侵佔國家財產,國庫通黨庫,黨庫通內庫(內褲),安奈丟恩丟啊」?

所謂的內庫,諧音內褲,用來形容「黨國不分」。阿扁用語雙關又精確,台下拍手叫好,萬人歡呼。此後這二十年來,國民黨就是在這樣的「台灣共識」下,流失選票,逐漸衰敗。

不管當年「金條」是誰從大陸帶來的?不管國民黨是不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功臣?過去這個黨與國家太過「緊密難分」,是事實;曾為了國家而努力,是事實;因為國家繁榮而跟著富有,也是事實。

七十年的歷史的功過,難以論定,而國產或黨產的帳目,也早都已經算不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過去這20年來,國民黨從未因為「黨產」,而在選舉上,獲得「利益」。黨產是傷,選舉時一道血流不止的傷,國民黨到今天,還沒發現嗎?

黨產是「原罪」,不是「原力」。

對於一個「只會扣分、不能加分」的原罪,國民黨早該在年初選舉大敗之後,就主動全數捐出才對,怎麼會等到民進黨「完全執政」之後,再來「強渡關山」、「違憲修法」?還憤憤不平呢?

根據國民黨自己的調查,李登輝主席時代,黨產共有808億元,之後連戰主席時代剩311億元,馬英九時期242億元,朱立倫、洪秀柱,都是166億元。

一個擁有166億元的政黨,總統大選時卻輸給對手三百萬票,六都輸掉五都,這樣的選舉結果,要不是「沒用」黨產,那就是證明了黨產根本「沒用」。

既然沒用,甚至還有礙健康?死命留著,做什麼呢?

一陣混亂當中,唯一「氣定神閒」的,是立院「最資深立委」,王金平。

王金平說:「這當然是國民黨重生的機會。以後選舉時,將不再是被攻擊的選項了」。

黨產清光光,通通還國庫,黨庫空蕩蕩,不再通內庫。

儘管修法的過程有疑慮,但這是民進黨「完全執政」的選擇,功過應該由民進黨自己來背。國民黨當然應該「義正詞嚴」地表明立場,但說過之後,即可放手,提出釋憲,只會給人「留戀黨產」的印象。

國民黨應該放棄釋憲,也放棄所有可能來自「國庫」的黨產。沒有黨產之後的國民黨,正好可以檢視,過去七十年來,國民黨在台灣的「存在意義」?與「存在價值」?

說穿了,錢多的人,是無法在台灣拿到更多選票的;反之,錢少的人,也不會因為沒有金援,就勝選無望,反而因為錢財不多,引來更多民眾的支持。

失去黨產的這一天,歷史終將記住,這不見得是國民黨的忌日,也許將是低谷爬升的開始。

20年後,再回頭看看,2016年7月25日這一天,究竟是誰?佔的便宜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