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是庸人自擾嗎?

文/葉家興

暑假是旅遊旺季,然而全球各地都傳出不少人身傷亡案件,包括美國多起警民衝突、法國尼斯的恐怖襲擊、土耳其的失敗政變……,貌似外界風暴不少,但其實對家有國中小畢業生的父母而言,真正的風暴還在家庭裡!


在教改措施讓人無所適從、教學質優的私立中學不斷擴張、國外大學來台爭奪優秀學生……等內外因素交錯之下,這一代的父母有了更多的選擇,但與子女間也有了更難以說清的選校爭執。到底是讓孩子就讀學區附近的中學?還是效法孟母三遷轉到學區更佳的公立學校?甚至報考口碑不錯的私立中學?到底讓孩子直接在台灣讀大學,還是鼓勵孩子往外拓展視野?學區、學校、教師對孩子的未來到底是舉足輕重?還是無足輕重?是孩子先天的基因與後天的個人努力,還是孩子所受的教育,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最近,我一個高中、大學的老同學,也是國中小應屆畢業生的家長在臉書上分享了這樣的訊息:

「今年新北市新店區公立小學總畢業班級數85班(約2,200人)。然而,6月底國中新生後,公立國中新生總班級數約45班(約1,000-1,200人)。這些年來類似趨勢只有越來越嚴重,教育局是否有因應策略?」

見微知著,這個貼文反映了家長們用腳投票的選擇。家長們未必是經濟學家,也未必讀過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者切蒂(Raj Chetty)等人的論文,但他們的選擇彷彿呼應了切蒂最近幾篇論文的看法。

2014年當時仍在哈佛大學的切蒂耙梳大規模的數據,以兩篇論文做出如下結論:「中小學老師決定了我們未來的薪酬」!

首先,在「衡量教師影響I:評估教師附加價值的偏差」(Measuring the Impacts of Teachers I: Evaluating Bias in Teacher Value-Added Estimates)論文中,切蒂和兩位學者追蹤百萬名3-8年級的美國學童的學業表現,他們發現教師附加價值(VA)可以無偏差地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VA的計算方式來自於兩階段計量經濟分析:首先利用學生之前的考試成績和其他個人因素(比如家庭背景、種族等)來預測學生的考試成績,然後比較實際考試成績和預測值之間的差值,來判斷老師的水準。一個VA高的教師,能夠讓學生的實際考試成績高於其預測值,而VA低的教師所教學生的實際成績會低於預測值。

看似有理,但這種教師VA的指標卻在文獻上備受批評。原因之一是選擇性偏誤的批評,另一則是唯分數主義的批評。前者指的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相挑選(sorting)問題,例如成績優的學生進入建中、北一女,他們入學前、畢業後的成績增加指數可能不會完全反映教師的教學品質。後者指的是VA指標過分關注於考試成績,可能會讓老師們唯分數是問,而不去關注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繼而影響學生們成年後的長期發展。

為了避免選擇性偏誤,三位學者一方面使用更全面的預測指標,其中包含了學生父母的特徵和家庭收入等等,來更精確地預測學生的分數。結論是加入這些其他特徵並不影響VA的計算。另一方面,他們採用了一個準實驗(Quasi-experiment)利用教師突然離職的狀況,來觀察新上任的教師對於學生分數的影響。比如,離職的教師VA值很高,但新上任的教師VA值較低,那麼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實際的成績低於預測值。從而他們認為,VA能夠無偏差地去衡量教師的教學水準。

針對成績分數不能完全反映成年後整體發展的批評,他們在「衡量教師影響II:教師附加價值與學童成年表現」(Measuring the Impacts of Teachers I: Teacher Value-Added and Student Outcomes in Adulthood)論文中,發現高VA教師所教的學生更有可能上大學、能夠賺更高的薪酬、青少年時期懷孕的可能性更低。以平均一班28人來說,如果一個被低VA老師所教的班級換成一個平均VA的老師來教,這個班學生的一生的收入能夠提高25萬美元;換成一個高VA的老師,更可以增加70萬美元的終生收入!

切蒂和另兩位學者在今年發表的論文「較佳學區的影響效果:來自隨機搬遷實驗的證據」(The Effects of Exposure to Better Neighborhoods on Children: New Evidence from the Moving to Opportunity Experiment),更直接印證了「孟母三遷」的古典智慧。

1994到1998年,美國聯邦住房與城市發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在巴爾的摩、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紐約五大城市啟動了這項搬遷計畫(Moving to Opportunity,簡稱MTO),從這些城市中居住在高貧窮率社區的低收入家庭中隨機選取4,604戶,出錢補貼,同時也提供搬遷參考意見,協助他們搬到環境更好的社區。為了便於後續政策效果的評估,政府還將MTO計畫精心設計成隨機實驗。

三位學者在論文中就利用MTO的結果,探討居住環境對學童長期表現的因果關係。他們發現,家庭在孩子年幼時(不滿13歲,簡稱兒童組)搬到更好的社區環境中居住,可以顯著改善孩子成年後經濟、教育與婚姻的表現。而若家庭搬遷時孩子的年齡較大(大於13歲,簡稱青少年組),居住環境的改變不會給其帶來正面的影響。此外,家庭在更好的社區環境中居住時間愈久,為孩子長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愈大。

論文裡也評估了MTO政策的成本效益。當年一個家庭搬遷費用的補貼約為3,783美元,而選擇參與搬遷的兩個孩子家庭,在搬遷到非貧困社區後的成年表現,額外增加的收入貼現值為198,000美元,平均為政府帶來22,400美元的財政稅收。換言之,就算不計算其他外部效益,僅以稅收來看就已遠超過補貼成本,MTO搬遷計畫確實帶來正的淨社會效益。

教育是眾人事業,自然人人都有話想說。而台灣教改讓人暈頭轉向,眾多家長們用腳投票的選擇,說明了現行教改政策受支持與歡迎的程度似乎不高。未來改革何去何從,教育當局除了多重視家長們意見之外,也不妨把經濟學者的嚴謹量化研究作為重要參考。
 
【延伸閱讀】孩子變功利,幫兇其實是父母!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