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雙城論壇政治波折看民、共交流問題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能否順利舉辦變來變去,隨著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趕在7月底回訪台北市而露出曙光。這是考驗雙方政治智慧與視野格局的較勁,也是未來蔡英文當選總統重返執政後與對岸可能保留政治對話窗口的寶貴機會之窗,雙方主政者都該珍惜雙城論壇的政治價值與兩岸融合交流的契機,相互尊重彼此的政治差異,相互理解對方的政治難處,共同推動可以形塑「兩岸一家親」政治願景的「求同化異」兩岸新境界。

柯文哲市長一個中國不是問題的「一五新觀點」,獲得大陸國台辦「讚賞」的政治回應,這是推動雙城論壇能夠續辦的主因。雖然外界無法真正瞭解這個政治敲門磚是雙方如何溝通形成,但至少展現了雙方的政治誠意與建立互信的積極努力,是可以在政治歧見中找到政治交集與共識基礎,是可以提供未來民、共交流如何解開「九二共識」與「一中問題」政治對立僵局的一大政治試金石。柯市長可以做的到,民進黨當然也可以嘗試努力在雙方既有的政治共識基礎上找到「如何維持兩岸現狀」、「如何穩住台海和平穩定」的兩岸欣政治交集,讓北京與美國當局真的可以放心民進黨的可能執政。

蔡英文訪美行的漂亮轉身,用「推動兩岸政策必須超越政黨的主張,並包容不同意見」的實質凍獨主張,化解了民進黨執政後會搞台獨的政治疑慮,「回歸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一中精神與政治內涵,拉大了蔡未來執政後「與中國領導階層建立開放的溝通管道」戰略縱深的政治機會,讓兩岸的交流、合作與對話可能不會因為民進黨的執政而產生政治逆轉,讓兩岸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不至於因為火車的可能對撞危機而「地動山搖」。

蔡英文的務實調整對中路線,大家是有目共睹,只是從對岸的角度來看,調整的方向雖然正確,但調整的幅度與內涵還不足於取信,這是民、共之間欠缺政治互信與雙方政治立場還存有本質上的嚴重落差所致,可能必須等到9月下旬大陸總書記習近平訪美進行「歐習會」後,台灣總統大選進入短兵相接的熱戰期,才能正確判讀大陸可能對蔡英文施壓的政治程度與要求到底如何?蔡英文是否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對中政策調整主張及內容?目前看起來似乎只能靜觀其變而已!

其實,按照蔡英文美國行的一系列主張及論述,既然可以對美國人政治承諾實質凍獨的「不獨」,以她目前在黨內的超高人氣來看,應該審慎考量、評估在民進黨9月份即將舉行的「全代會」凍獨的可行性,縱使最後還是可能因為黨內沒有共識而無法推動,至少也應就「回歸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一中精神,以做成新決議的方式來展現對中政策務實轉型的善意宣示,來讓中國大陸有較大的信心,不至於在「歐習會」中又把台灣問題或台海和平問題端上檯面。

總統大選的選情雖然相當有利於蔡英文,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機會也相當地高,但真正關鍵的問題是民進黨如何穩定執政,如何穩住台海和平,讓台灣多數民眾可以信任民進黨的執政能力與執政作為。

選前,是蔡英文可以展現執政魄力與領導力的政治時機,這遠比選後、當選後再來處理台獨黨綱或中華民國決議文還來得有意義、有價值、有效用的多。如此也能避免讓兩岸問題與統獨問題成為選戰的政治焦點或包袱,有利於選後朝野兩岸共識的政治整合,更有利於未來民進黨執政後「與中國領導階層建立開放的溝通管道」,此時不做,又更待何時呢?

從雙城論壇歷經的政治折衝與起伏波折,兩岸原本存在著一些難以說清楚、講明白的政治歧見與秘密,無法一蹴可幾,也不可能一步登天,裝做雙方真的沒有問題,便能和樂共融,大陸北京當局其實應該理解並體會柯文哲與蔡英文許多的政治難處與顧忌,用換位思考的「同理心」來正確看待兩岸和平發展大局與台灣民心互動交織的可能變化,千萬不能只再偏聽部份泛藍陣營的政治意見及壓力,讓兩岸關係發展愈來愈難以回到正常的政治軌道加以運行。

總之,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倘若能夠真的過關了,很多原本雙方各自認知的複雜政治問題便有了正確的方向與解答,民、共之間的政治僵局與信任關係也才有迎刃而解的機會!如果大家只在原有政治成見上繼續打轉,不改變舊有政治思維,總想找理由、找藉口要對方負責,要對方改變,自己卻不懂得用誠意、善意與耐心等待對方的可能改變,恐怕兩岸的政治僵局還是只能無解,繼續空轉、內耗,最後傷的卻是兩岸人民的感情,又如何做到心靈契合的「兩岸一家親」呢?


【作者陳淞山/美麗島電子報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