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年輕人了解有多少?

【作者賴鼎銘-大學教授】

此時此刻,真想關掉臉書,以免陷入情緒的漩渦中。

為了課綱微調的事,臉書上的Po文及回應,可以看出人人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的景況。平常一向寧靜的小確幸世界,一下變成政治味十足,而且立場開始鮮明起來。

課綱算不算微調、文字更改要不要緊、學生該不該告、5大校長出面合不合適等等,發覺意見非常相左,火花四射!唯一可告安慰的,就是大家都只是文字戰,而且還滿克制的,好像一場場布袋戲,戲過了無痕。

但其中,隱然看到有人對學生佔領教育部相當有微詞!認為高中生所知有限,為何要介入大人間的戰爭?

這會讓我思索,我們對現在的學生了解有多少?鄭捷及鄭捷們的出現,已讓我們不得不檢討自己!而高中生上街頭,更讓我們不得不懷疑,我們是否漏掉了什麼環節,竟然在如此平靜的世界中,看到他們不懼一切出來衝撞體制!

當有人質疑這一群學生是被誤導時,會讓我想起318學運,同樣的質疑也出現過。但一位曾參與其中的學術界朋友告訴我,他們在立法院中只是輔助角色,這一些學生的獨立自主性相當高。連民進黨在當時都深自檢討,為何對這批學生如此不了解!

所以此時,如果還是以質疑的眼光看待他們,只會把他們推得更遠。網路上最近有一篇文章,談及這一批學生是「數位原民」,他們是新媒體時代的產物,他們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資訊管道及來源,這是老一輩所無法望其項背的。看他們整理懶人包的功力,就知他們要的,已不是我們這一輩習慣的長篇大論。

其實,他們這一代所彰顯的,真的是無形學院的表徵。

無形學院一詞由Robert Boyle 於17世紀所提出,在那個時代,正式期刊尚未出現,學術交流只能以私人通信、俱樂部或小酒館聚會的形式進行。因為非正式,也看不出來在開會,但確有交流的活動,所以被稱為無形學院(invisible college)。

後來的研究,慢慢確認科學家正式與非正式的學術傳播管道;正式的管道以圖書及學術期刊為主,非正式則包括研討會、電話、通信、及交換論文預印本等等。非正式管道即是所謂的無形學院,科學家以此建立友誼,並掌握最新科學發展的訊息。無形學院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即是由Diana Crane於1972年出版的Invisible Colleges: Diffusion of Knowledge in Scientific Communities。

筆者舉無形學院為例,只是想讓大家了解,當前網路如此暢通,新媒體如此便利的時代,現在的年輕人每天浸引在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無形學院。他們有批踢踢、電子郵件、有臉書等等我們這一代所沒有的東西,要講資訊來源,他們比我們豐富多了!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價值判斷,只是不輕易表現,只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才會肆無忌憚地表達,尤其是匿名的時候!

日昨,周天觀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及為何這麼小,但卻有如此勇氣出來?他回應說,香港的佔中行動給了他很大的啟示,尤其黃之鋒。看來,同儕的互相學習,新媒體的散播力,才是主要的引導來源。老一輩如果自誇還能影響多少,已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