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搶著當怨婦?

我們準備好要幫助的人,通常是準備好被幫助的人
我們準備好要幫助的人,通常是準備好被幫助的人

【on.cc東網 作者: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她是被她同事硬拉過來的,剛好我在她們機構有一場不公開的演講。她同事說,如果不是藉這個機會,她是不可能自己去找專業人員諮詢的。

她同事講話毫不遮掩:「她根本就是搶著當怨婦,她完全不信任先生能帶小孩,可是,她又抱怨一直帶小孩、做家事,又要工作,實在很累,沒有人來分擔。我雖然不是什麼心理專家,不過已經聽她講很多次了,我也大概聽得出來,她好像一直要當『受害者』,這個詞我是從你的臉書上看到的,跟我的感覺很像,我才確定應該是她自己造成自己的問題。」

她雖然看起來有些倦容,可是談到這個話題,情緒倒是很滿:「我先生就是不夠細心啊!常忘東忘西的,很不能交代事情給他。小孩也不喜歡跟著他,都說『爸爸常常搞不清楚狀況!』我今天如果能放心把小孩交給他,我也想啊,這樣我可以輕鬆一點。」

我對著她同事說:「那妳希望我能做什麼?」

「就是開導她啊!要不然我怎麼跟她說,她就是不聽,也不讓她先生幫忙,又要喊累…」她同事說:「而且,她先生不是不幫忙,至少大學畢業,又是一般上班族,起碼有基本的頭腦。有些事只是不熟悉,她就要說他做得不好,搞得她先生乾脆就不做,她又抱怨,覺得先生都不體貼。有時候跟我講的時候,還越講越氣,說要離婚…」

我偶爾就會面對這種狀況,譬如說,要我寫信給某某人,說他有在看我臉書,要我勸他。或者是,他朋友過得很辛苦,我可不可以給他一些建議,幫他朋友度過危機。說實在,我被信任,那是一種榮幸。可是,要我用非常間接的方式,就幫到一個我完全不了解,甚至沒見過面的人,實在有困難。最重要的是,對方說不定還不想被幫忙,只是旁邊的親戚朋友一頭熱。

我直接對她說:「妳有想要改變什麼嗎?」

「沒什麼啊!女人不就這樣嗎?」她好像早就看開了的表情:「我爸媽也是這樣啊!也過了一輩子,氣話誰都會講啦,現在都有小孩了,還能怎麼辦?我盡量啦!我做不到的時候,只好我先生來做啊!」

聽起來,本人改變的動機很弱,只想抱怨,只是想要她同事聽她發洩情緒而已。我猜她同事如果意識到這一點,有可能會生氣,覺得自己浪費很多時間,好像被利用。假設這樣的抱怨,經年累月,說不定她同事還會開始產生無力感,看到她就想躲。

我們在臨床上助人,效果最好的,通常是準備好被幫助的當事人。如果一個人表面上只是說說,其實根本不想改變,連話都不願意聽,生活中也不想練習,甚至最後直接請假不來,我們再想幫忙,也很難施力。

所以我對她說:「抱歉,我聽不出來我能幫到什麼,而且我們時間有限。如果妳有空,偶爾來看一下我的臉書,或許有些啟發。不過,我留下一個問題,請妳回去想一想,妳有想要妳們夫妻,也像妳爸媽一輩子這樣嗎?」

其實在我的工作領域,就算當事人不喜歡,但還是重複一樣的思想、價值觀,或教養方式,這種情況很常見。她的描述不多,但似乎出現了類似的現象,不過,這還需要後續一些時間來釐清。

我最近看到一本書,有一個有趣的比喻,也跟不少朋友實際一起體驗。有一支筆,我們用手握著,握到稍微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然後持續同樣的力量不變。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就會覺得習慣了,不會那麼不舒服了。

可是,只要我們持續緊握著,這支筆就會好像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甩都甩不掉。只有當我們的手鬆開了,這支筆才有可能在我們的掌上滾動,我們才意識到,原來它不見得是我們的一部分。甚至筆掉下來了,我們才明白,原來這支筆也可以放下。

這支筆,可以是一種思考、感覺,或者價值觀、生活方式、關係。即便我們不喜歡它,我們也會習慣它,而終身緊握著,好像從我們內在出現的東西,我們就不能放下一樣。

搶著當怨婦,不是因為喜歡,而是這是一種最熟悉的生活方式,看自己的媽媽演過很多遍了。然後,有人要當怨婦,另一個人就會被設定成「壞男人」,當事人不要這個設定也不行。怨婦還有可能跟孩子結盟,一起要當事人接受這個他不要的角色,那句「爸爸常常搞不清楚狀況」,說不定就是媽媽常在孩子面前講爸爸的話。

當然,相反來說,也有人是被迫設定成「怨婦」的角色,要求對家庭付出到幾乎沒有自我的程度。唯有超越角色的設定,或者對角色的習慣,學習新的思考、價值觀,或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我們才得以自由,找回那個有多種可能性的本來面貌。

更多東網專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