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有事嗎?

宮原奈美,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醫生宣布女兒可能只剩下一天生命之後,錄下了一大段自己講給病危女兒的話,還唱了一段「冰雪奇緣」的主題曲「Let it go !」給完全失去意識的女兒聽。

這段長達5分半的影片放到她的臉書上之後,在一天之內就被分享超過7萬次,有超過10萬的留言替他們母女加油打氣,還有26萬個讚。當然,隨之而來的則是起底與批評。有人翻出舊的發文說母親照顧不周;也有人對在女兒病危時還錄影、PO臉書,覺得難以理解。

台灣人使用臉書的比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台灣人對臉書的依賴,也超乎想像。出去玩、吃美食的時候PO文、貼圖、打卡;心情不好、倒楣的時候,也PO文、貼圖、打卡。喜怒哀樂、放閃吵架,全都透過臉書這個平台。遠的不談,就拿最近的來說,Selina跟阿中離婚,不也是透過臉書公告周知?


地震、火災、車禍,先PO臉書才打電話求救。去年也還傳出過新聞,有網友阿公過世時,在殯儀館打卡還tag 在場親友,結果手機當場被長輩摔爛。昨天也有醫生PO文說,在小兒加護病房,醫生向父母解釋病況危急,媽媽哭的要死,爸爸卻對著「病危通知書」拍照打卡。(對,就連嗆別人用臉書氾濫,也都還是透過臉書。)

臉書開拓了我們的世界,讓我們得以參與別人的世界,也讓他人進入我們的生活。每次看到年輕貌美的妹妹上傳自拍照,我都懷疑她們一定有魯夫的橡膠手臂,或是自備了24小時不離身的專屬攝影師,才能捕捉到那些只有第三人的角度,才能看到的畫面。

臉書上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專屬的舞台,都能體驗處於鎂光燈前的感受。臉書讓每個人都享有公眾人物的規格,也像公眾人物一樣辛苦的活著。時刻思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要呈現哪一面給別人看,而無法作自己、照顧自己。「楚門的世界」的主角,知道真相後努力逃離;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樂此不疲,或是不知道怎樣過另一種生活。

雖然鼓勵的聲音遠大於質疑的聲音,宮原奈美今天最終還是刪掉了那段已經有2、30萬人按讚的影片。一夕成名的壓力,尤其是以這種方式成名,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不少人和宮原奈美一樣,並不理解臉書先天上就不很適合處理「死亡」(或瀕臨死亡)這個議題。臉書至今仍拒絕自動刪除過世用戶的帳號,臉書永遠只提醒你朋友的生日,卻不提醒你朋友的忌日,或許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日前,我就有一個朋友,在臉書上宣布至親的死訊,結果還附上至親在車禍中被撞死的路口監視器畫面,讓我看傻了眼,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面對死亡,處理死亡,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心理狀態,多種情緒的交雜。對多數社會而言,死亡都是一個必須要嚴肅面對,並透過儀式處理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死亡就是一切的終點;但在虛擬世界裡,死亡卻只是一個帳號被刪除。

臉書已經包辦我們的世界、掌管我們的生活。我們早就習慣透過臉書傳達一切的悲喜感動,臉書取代了臉、表情符號取代了表情。用虛擬世界的邏輯,處理所有現實生活中的情感,難免會有力有未逮,甚至引人反感之處。

臉書讓我們更容易關注親朋好友的狀態,噓寒問暖、互相照應、表達關心的成本更低、更容易。臉書也創造了一個個的「同溫層」,讓我們可以找到同仇敵愾、相濡以沫的同伴、同志。我們透過朋友的眼睛,拓展我們的視野;我們透過朋友的文字,獲得新的知識、理解未曾聽過的道理。我們也從陌生人的鼓勵與問候中,得到寬慰與救贖,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宮原奈美如此,每天打筆仗的吱吱跟蛆蛆亦復如此。宮原奈美如此,指著他鼻子罵的洪浩雲、A濫亦復如此。

臉書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都已經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