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微調 調什麼?

【作者:再想想 - 張斯綱 】

高中課綱微調在調什麼,相信很多人都不是那麼清楚,過去二個月,有高中學生、特定社團人士不斷在突顯這個議題,早前只有特定媒體注意此事發展,並沒有引起大眾的關注,一直到抗議者日前在夜裡攻入教育部部長室後,才引起比較大的關注。

事實上,課綱調整不是新鮮事了,每隔一陣子,就來一次,1997年李登輝時代,教育部編列歷史教科書,就以「日治」取代「日據」,這項改變,恰巧反映李前總統對於日本統治時期的懷念與孺慕之情,將台灣史變成獨立單元,仍附屬於中國史之內,但另編獨立教材。二千年後政黨輪替,民進黨政府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議題,2001年把台灣史獨立於中國史之外,算是完成了教科書的「台獨」,06年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推動「去中國化」,把「國語」改成「華語」、「中文」改成「漢字」,要在09年實施,不過08年政黨再度輪替,沒有實施。

這次教育部在馬總統任期結束一年半前推動「課綱微調」,在時間點的選擇上就很容易被反對者質疑,特別現在執政黨氣弱,這類涉及意識型態的議題牽動敏感神經,綜觀這次課綱微調的爭執點,歸納起來是兩種史觀的糾結,一個是漢人及中華文化在台灣的位置(例如漢人來台、台人與五四運動),另一個是如何看待日本時期的統治/治理(例如慰安婦、光復或接收台灣)。這類的問題在台灣學界的討論甚多、甚久,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暫時的解釋只是跟隨執政者的步伐亦步亦趨,這也一再證明,歷史觀是會隨著執政者的不同而跟著改變。關於課綱,只談兩個最基本的問題,一是教科書到底要傳遞給學生什麼訊息?另一個是行動與目的間的妥適性。

這二十年來,台灣意識居於主流地位,與中國大陸有關的人、事、物都被賦予有色眼光(演藝偶像除外),甚至去之而後快。但是,台灣很恰巧的位在中國大陸這個龐然大物旁邊,最近三百年,從中國大陸遷徙而來的漢人(閩南人、客家人)為數眾多,甚至成為台灣民間的主流文化之一,這從廟宇、民俗節日可以印證,讓學生瞭解除原住民之外的先祖是從何而來,帶來什麼樣的文化,這樣的「中華文化」與台灣當地文化怎樣融合,現在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再者,就算再不喜歡,現在國號是中華民國,選總統、組織政府都在中華民國的憲法下進行,中華民國運氣欠佳,從誕生日起就歷經不少戰亂,作為一個國民,認識中華民國過去的發展,為什麼會在台灣,這樣並不為過,至於以後如何,就不是課堂能夠提供解答。學生在教室中所學的,是事實,至於價值判斷,就讓學生日後反覆思考,自己尋求解答。更何況,現在資訊豐富多元,只要有心,很容易得到各方面的補充,根本不用擔心洗腦教育。

清朝甲午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這是事實,台灣原屬於中國領土,也是事實,不然不會是大清國與日本簽約。二次戰後,開羅宣言要求日本歸還台灣給中華民國,是事實,日本戰敗投降,將台灣交還中華民國政府,也是事實。「接收」或「光復」,是兩個不同觀點用詞。中華民國從日本政府手中「接收」台灣,是「動詞」,「光復」台灣是「形容詞」;國軍「光復」大陸的日本佔領區,則是「動詞」。平心而言,日本在台確有實質的建設,不用爭論,但是日本對周邊國家領土的野心,以及發動戰爭的惡行,也是事實,連日本商社都對二戰時期濫用戰俘進行道歉。日本帝國殖民政府有著善惡二種面孔,呈現事實就好,過度的美化或醜化,大可不必。

中學生關心自己的教科書,是好事,但是求知不以教科書為限,教科書以外的天空極其遼闊,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絕對不是教科書。進攻教育部,混淆議題的焦點,不是聰明的作法,市長指責部長是打手,言重了,若有抗議群眾深夜進攻市長辦公室,想必柯市長也會受不了。對了,題外話一句,現在的學生錯別字不少,顯示語文基本教育的失敗,這點教育部應該速提解決方案,相信做家長的,會蠻擔心這件事。課綱微調要這麼完滿收場,得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