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成了民眾宣洩挫折情緒的代罪羔羊

有一天當你需要使用這些資源時,卻發現再也沒有人能幫助你,因為他們已經全部倒下了。(資料圖片)
有一天當你需要使用這些資源時,卻發現再也沒有人能幫助你,因為他們已經全部倒下了。(資料圖片)


【on.cc東網 作者:王乾任 社會觀察家】

最近一周,接連發生醫護人員又被打與非難的事件,鬧上媒體版面。醫護和社工人員被打被嗆,已經快要成為本島日常風景了,只是很多沒有浮上檯面,被媒體披露而已,如果問問相關產業從業人員,應該都有一肚子苦水可以吐。


雖然醫護人員不斷大聲疾呼,醫療不是服務業,不要拿奧客心態來醫院刁難醫護人員,不過類似的事件還是層出不窮。雖然醫護人員不斷要求修法重懲,不過從眼下的趨勢來看,就算真的修法成功,還是會有不懂法或不怕法的白目,繼續傷害醫護人員。

別把醫療當服務業的呼籲固然正確,遺憾的是,此一現象很難扭轉。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因為我們都生活在消費資本主義社會,購物邏輯已經成功侵入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就連擇偶或宗教信仰這等人生大事,都遵循消費主義邏輯(不喜歡就退換貨、壞了就丟掉、買東西要貨比三家、重視品牌所給的感受更勝於功能等等),上醫院找醫生看病,很難不擺出一副我花錢是大爺的消費者心態。

大環境難以改變的前提下,要求修法自保當然是一種做法,不過,如果願意在醫療流程中置入一些防火牆或保護機制,不要單單只以「因為這樣做不對,所以你不應該這樣做」訓誡社會大眾,也許喝止醫療人員遭受攻擊的效果會好一點。

舉例來說,諮商輔導界不斷呼籲,應該在就醫流程中置入排解病患家屬不安情緒的機制,例如增設心理諮商、志工師或社工人員,透過陪伴或引導讓前來就醫的焦躁家屬能夠緩解內心的焦慮,避免這些焦慮的家屬將內在挫折情緒轉為攻擊替自己家屬治病的醫生。

如今醫療現場的困境是,第一線臨床醫生太忙到沒時間與耐性跟病患家屬好好解釋、溝通、說明病情,加上雙方的醫學知識不對等,以及病患或病患家屬本身的情緒,一個不小心就發生溝通誤會,彼此誤解從而釀成不幸悲劇。

如果醫院能有專人接手,處理情緒起伏波動大的病患或家屬,也可以減輕醫療人員在勞動上的情緒疲勞,可以更專心於診療工作。

另外,像是建請強制修法,輔以宣導與教育,落實醫療分級制度,減少大醫院的就診人數,將人流導向,避免大醫院人滿為患。

第三,升級醫院的保全警衛系統,以明顯可見的優勢保全力量而非聊備一格的保全人員,確保幾個經常發生醫療紛擾的環境(如急診室)能夠在碰到緊急狀況時有效排解。

不過,以上三點建議,就算都落實,恐怕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也很難完全杜絕暴力行為襲向醫護人員。除了一開始提到的消費社會邏輯外,現代都會生活容易讓人落入過度反應,碰到一點小事情就歇斯底里的失控、暴走情況越來越普遍,只是醫療現場比其他生活場景更加敏感而遭受譴責。

毆打或嗆醫護人員的根本原因是,越來越多人無法靠自己承受與消化挫折,非要把挫折發洩到可見的外在對象。所以失戀的就殺掉想跟自己分手的情人、別人說話大聲一點就以為在嗆自己而逞凶砍人、小孩在學校和其他同學爭吵,家長就抓狂的要學校老師和校長負責、買到的東西有瑕疵就非得鬧上媒體讓商家當眾道歉等等,過度反應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當一個社會有越來越多人拿社會安全網出氣,把自己在生活中所承受的挫折情緒,發洩到原本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挫折的人或組織身上,最後恐怕沒人要投入社會安全網領域的工作(社工員的低薪、醫護人員的過勞已經讓越來越多人不願進入這些行業),倒楣的還是我們自己。沒有人能夠一輩子平安順遂,都不會跌倒受傷,總有需要社會安全網協助自己從跌倒中再站起來的時刻。有一天當你需要使用這些資源時,卻發現再也沒有人能幫助你,因為他們已經全部倒下了。

更多東網專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