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翻轉尼泊爾月經印象的臺灣女孩

Photo: PACAF
Photo: PACAF

整理撰稿/林立婷


我是女人!我就是有月經!

一個月中有那麼幾天,她們會離開自己的村落,被隔離在村外的小屋,直到月經結束,才重新返回村莊。這種隔離經期中女性的社會習俗,在尼泊爾被稱為Chhaupadi。除了遠離家屋外,還包含不能從事某些活動,例如參與宗教儀式或者烹飪。

林念慈第一次到尼泊爾是在2009年,當時是為了志工活動。在一次的宗教慶典中,她有機會與當地女性在菩提樹下閒聊,說著說著,就講到了Chhaupadi這個習俗。當下,林念慈的心裡非常吃驚,一方面驚訝於尼泊爾女性在經期間的遭遇,另一方面,也驚訝於原來對月經持負面觀感的現象如此普遍。在臺灣,女性也往往將月經視為每月必經,又無法擺脫的麻煩事。

「我能不能做什麼來轉變大家對於月經的負面看法與感受?」這是林念慈創辦「棉樂悅事工作坊」的初衷。

2013年,林念慈創立了「棉樂悅事工作坊」,僱用尼泊爾當地女性,以有機棉花,手工製作棉布衛生棉,同時推廣經期衛生知識,希望讓當地的女性有機會知道看待月經的另外一種可能。透過縫製與使用棉布衛生棉,翻轉女性與月經之間的關係,讓月經是環保的、正面的、安全的與愉悅的。

她認為,身為女性,月經本來就是我們生命中無法割捨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學會去感受我們的身體天生自然的生理現象,歡迎她每個月的拜訪。更重要的是,拋棄將月經期間身體不同尋常的變化,看作疾病,看作需要醫療手段介入的想法。「經痛時,我們需要的或許是能夠好好休息的時間,而不是一顆止痛藥。這是女人獨有的身體經驗,我們不需要變的和男人一樣。」林念慈說。

花花衛生棉:讓月經環保又愉快

Photo: 林念慈提供
Photo: 林念慈提供

林念慈創辦「棉樂悅事工作坊」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提供當地女性若是願意的話,另外一種看待月經的可能,但她特別強調,她的立場絕非要批判或強迫改變當地女性的生活。林念慈認為「我們誰都沒有權力去批判或評斷別人的文化、選擇與生活,這是我的原則。」她說:「我成立這個工作坊,其實比較像是提供一個邀請彼此來賦權(empower)彼此的機會。」

尼泊爾的婦女們參與工作坊之後,轉變很明顯。林念慈說:「一開始我們召開內部會議時,大家都一片沉默,沒有人願意發言。但是,建立發言的安全感後,大家慢慢地越來越活躍。現在我們每次開會,大家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願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與意見。」

但是,林念慈也不是沒有受到當地文化的衝擊。在臺灣,我們習慣職場是一個競爭的環境,只有力爭上游才能出人頭地,這是我們的職場文化。但在尼泊爾,卻有完全不同的工作氛圍。合作的能力與意願,才是尼泊爾人最重視的特質。

Hasera 樸門農場:零垃圾產出的生活

Photo: HASERA Agriculture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re Facebook
Photo: HASERA Agriculture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re Facebook

林念慈成立的「棉樂悅事工作坊」就位於Hasera農場內。

1992年Govinda Sharma與他的妻子Mithu從荷蘭學習農學歸國,成立Hasera樸門農場,實踐與推廣樸門農法(Permaculture)。樸門農法的觀念,是在1911年,由美國的農業經濟學家Franklin Hiram King首次提出,其意思是「永恆的農業」。簡略來說,樸門農法希望仿照生態系,建立能夠永續經營的農業系統與生態村。

此外,農場也是樸門農法的推廣與訓練中心,每年都會舉辦1-2次14天左右的樸門永續設計課程(PDC),讓參與的學員學習如何設計與經營永續農業。同時,Hasera農場內也設有非基因改造種子銀行,提供當地農夫耕作需要的種子,農場創辦人Govinda Sharma希望能藉此減少在地農夫使用基因改造種子的比例。林念慈說:「在樸門農法下,當地就是個生態村,居民的生活緊密地和環境與宗教結合,是個零垃圾產出的村落。」

Kathmandu公平貿易市集:直接和生產者購買

Photo: GraceMarcellaNorman
Photo: GraceMarcellaNorman

每個週六,在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會舉辦農夫市集。就名稱上來看,很可能會以為這就是個普通的當地傳統市場,但其實裡頭大有玄機。

農夫市集的全名,叫做有機農夫市集,顧名思義,市場中的農產品大都是有機農法產作的農作物,商品的價格也因此較高。有趣的是,到市集擺攤的農夫,有不少是在尼泊爾當地倡議環保議題的西方非政府組織(NGO)或非營利組織(NPO),因此有時又被稱為是「西方農夫市集」。並且,與一般的傳統市場不同,它強調生產者,也就是農夫,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交易,降低農夫被中盤商剝削的風險。像林念慈主持的「棉樂悅事工作坊」每週六都會到市集擺攤,希望透過直接交易,達到促進公平貿易的目的。

來自眾神的祝福:薩加瑪塔聖湖

Photo: Roman Hobler
Photo: Roman Hobler

在尼泊爾的眾多登山路線中,林念慈推薦聖湖(Gokyo lake)。聖湖(Gokyo lake)位於尼泊爾的薩加瑪塔國家公園(Sagarmatha National Park)內,海拔5400公尺的高山上,被印度教與佛教視作聖湖。要一觀聖湖的真面目,雙腳似乎是唯一能夠倚靠的工具。通常,健行者會搭飛機到海拔2800公尺的城市盧克拉(lukla),從當地出發,每天步行4-6小時,花5-6天的時間到達目的地。

在前往Gokyo lake的途中,會經過傳說中有雪怪出現過的千年藏村Khunjung。至今,村落的寺廟中還供奉著雪怪的頭顱。在幾十年前,這裡曾經是中尼邊界貿易繁盛的聚落,圖博藏人會翻過喜馬拉雅山,牽著犛牛到此地交易。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緊縮邊境的政策,這樣的繁榮已不復見。

在步行5天後,應該就能夠與聖湖相遇。健行者會發現出現在眼前的,除了璀璨碧綠的聖湖外,還有近在天邊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好好享受那一刻的感受吧,我們不只被群山包圍,也被眾神的祝福圍繞。

走進更多城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