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ven雜誌圖書館】 純粹的雜誌,洗練的美感

【Boven雜誌圖書館】 純粹的雜誌,洗練的美感

日本雜誌設計大師藤本泰先生在其書《雜誌上癮症》中,提出一個浪漫的說法:「由於儲存榖物的場所名為『makhzan』,那麼儲存知識的器皿就稱為『magazine』。」

台北東區,近日出現一個儲存知識的大器皿──Boven雜誌圖書館。店名「Boven」是荷蘭語「樓上」的意思,阿川與Ken沿用第一次合作創業的店名,意指每層樓各有主題,提供不同服務。現在的Boven,於地下室空間,藏書約有一萬多本,以音樂、建築、藝術、設計、時尚、生活風格等圖文雜誌為主,外文居多,儼然是個收納雜誌氣息及視覺美感的大容器。

這股安靜的力量,是紙本帶給我們的。」創辦人之一Ken,如此說著。

從推開Boven玻璃門開始,左右新舊牆的呼應,似乎在暗示不妨伸手觸摸材質的差異。順著階梯步行而下,每階採用鋼筋收邊,俐落感也是隱隱約約,詢問下才知道是貼心防滑。待踏進圖書館空間,首先請換上拖鞋入內,腳踏在洗石子地板,身體逐漸放鬆,隨著書牆翻閱一本本來自世界各地的雜誌,已被安靜的力量征服。

「我和阿川是同梯。退伍之後,阿川進Tower Records工作,我做水族造景,當時我們的薪水差不多都在兩萬多。水族造景工作結束後,轉到銀行業,彼此的薪水已經有所差別。我問阿川:『同學要不要換個工作,兩萬多好像滿辛苦的。』阿川回我:『就算我賺的像你這麼多,我也是拿去買雜誌和CD。』阿川很早就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兩個軍中同梯,十年前在士林已經合開過Boven,當年四層樓的生活風格概念店,地下室販售雜誌和CD、1樓服飾、2樓咖啡館、3樓酒吧,是許多音樂人、設計師、創意人聚集的文化場域。這個時期,阿川已經離開Tower Records,Ken不做白領階級,一起為夢想事業打拼。「你給客人什麼資訊,就會來什麼樣的客人;所以我們知道什麼刊物會吸引什麼樣的客人。」第一階段的Boven,留給他們這個啟蒙。

十年後的Boven,Ken形容是和一票60幾歲的老師傅共同完成的案子,由顧相璽建築師操刀,用建築工法進行室內設計,以新舊並存的概念規劃,水泥工、鐵工、木工的完美搭配,打造出眼前工業風的閱讀空間。Boven也像中間人或中介者的角色,客人來到這裡能享受五感設計,認識不同領域的創意作品,空間裡的物件都大方邀請你觸摸使用,如果喜歡,不論是沙發或閱讀桌,都歡迎購回。

正當我們好奇Boven的經營方式,阿川表示,「採單次入館或年費會員制,希望客人多利用電話預約,好好使用這個安靜的空間,享受翻頁的樂趣。」他更有一個「閱讀地圖」計畫,期待台北市未來能有一百家微型小分館,邀請如咖啡廳、餐廳、髮廊、SPA、牙醫等需要等待的地方,來跟Boven進行館藏外借,讓大家可以在這些場所閱讀到不一樣的雜誌。

「其實我們並沒有創新,只是我們堅持到現在,最後反而成為一種創新。」對Ken和阿川而言,僅是持續保有蒐集紙本資訊的閱讀習慣,一如青春時期雀躍期待著每月出刊的雜誌。Boven不僅鼓勵讀者與紙本親密接觸,也期待所有關於雜誌的分享,都能在這個知識大器皿裡一起被儲存。

Boven雜誌圖書館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B1

電話:(02)2778-7526

營業時間:12:00-22:00

FB粉絲頁|Boven 雜誌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