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士廖運範:比起C肝新藥、更應先解決B肝給付限制

​中研院士廖運範:比起C肝新藥、更應先解決B肝給付限制

各界關切C型肝炎新藥是否應納入健保給付,吵得沸沸揚揚。值此之際,國內肝病權威、中央研究院院士廖運範則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請命,直言健保目前規定一位B肝患者一生只能接受2次治療,其它要自費,這對於全台250萬名B肝患者並不公平、也非常不合理,「B肝治療藥物比C肝口服藥物便宜很多,如果必須選擇,政府應該先解決B型肝炎給付的問題。」 人在國外的廖運範接受《民報》訪問表示,最近C型肝炎治療問題被搬上檯面,各界聲音很多,卻忽略B型肝炎治療給付的問題才是更大更不合理。 癌症年給付500億、洗腎370億 肝炎僅60億 廖運範指出,B型肝炎是真正國病,台灣慢性B型肝炎估計有250-300萬之譜,半數以上未被發現,需要積極治療者約30%,目前治療雖不能根治但可控制病情減少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但健保卻規定一位病人一生只能接受2次治療,其他自費。 廖運範指出,慢性肝炎與肝硬化已從2004年十大死因第6位降到現在的第10位,這樣有效的治療限一生2次,實在太對不起不幸患病的病友。「請問健保還有針對那一種病限治療次數?包括療效不理想又昂貴的癌症,還有洗腎都沒有限制!」 根據健保署公布2014年健保醫療費用給付,癌症逾500億元,洗腎約370億元,同年B、C肝炎才60億左右。廖運範指出,只要把病患人數與年給付列表比較,就知道多虧待肝炎病人! 廖運範認為,C型肝炎人數只有B型肝炎的1/4,目前以長效干擾素加口服抗病毒藥物RV治療近70%可治癒,限一生兩次勉可,只是副作用難受。C肝口服新藥如果能當做第一線當然最好,留作第一次治療失敗再用也來得及。「健保應提供最好的治療,如果必須選擇,應該先解決B型肝炎給付的問題。」 台大內科教授高嘉宏也認為,B肝治療根本不該限制次數。圖/《中央社》 高嘉宏:全世界只有台灣限制B肝用藥給付 台大醫院內科教授高嘉宏也認同應該放寬B肝治療的給付次數、甚至根本不該限制次數。他說,相較於C肝用藥、 B肝藥物顯得便宜許多,口服抗病毒藥物1天約180元左右,健保署的考量是C肝治療3-6個月有9至9成5病患都可以根治;B肝無法治癒,所以病人會「累進」,只會多不會少,形同健保黑洞,因此不願意無限制給付。 「全世界目前只有台灣的健保去限制B肝病人的用藥給付,站在醫學角度看,這完全沒有任何科學實證根據,也是最為人詬病之處。」高嘉宏說,國內B肝帶原者約240萬,需要治療的患者有1/3、約80萬人,目前健保治療的患者有10多萬人。 健保只給付口服藥物3年,之後萬一復發,可再用3年,也就是說最長只給付2次、共6年。但根據統計,慢性B肝病患、e抗原陽性者,通常治療3年後e抗原陰轉(消失)的機率只有40%,所以多數人治療後e抗原還是陽性。而這樣的情況下停藥,高達8-9成會復發,病毒量仍舊很高,高嘉宏指出,「門診中不少病人都是因為健保不給付了被迫停藥,停藥後又復發,所以只好再度用藥。」 臨床上顯示,即便再用3年,有些仍未能達到e抗原陰轉的目標,卻因健保不給付又再度停藥。這之後即使復發,健保也不再給付,只能自費。高嘉宏表示,復發者中有1-2%會猛爆性肝炎,這是可能奪命的疾病,「生命無價」,如果病人因為必須自費、沒錢治療而過世,難道政府沒有責任嗎? 高嘉宏認為,政府應有配套措施,如果真的停藥,復發嚴重仍應給健保治療,現在醫界和學界都持續向健保署爭取至少應有第三次給付,甚至不該限制次數,視病情需要,該治療就要治療。「B肝跟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樣,都是慢性病,不要停藥就不會復發。健保並未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採取治療限制,如此看來,確實對於肝病患者不公平。」 國內兩大肝病專家廖運範和高嘉宏都認為,健保應取消給付3年及給付次數的限制,應視B肝病人是否達到治療目標而定。病人應該持續治療至e抗原血清轉換、亦即e抗原消失、e抗體出現,再追加一年的鞏固治療才停藥,如此比較理想。 延伸閱讀: 《陳副總統和陳院士有何差別?—談C肝給付政策(上)》 《一旦調高部分負擔 全民都要埋單—談C肝給付政策(下)》 《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C肝治療的國家級政策》 《C肝根治了,還是要追蹤!全口服抗C肝用藥6大提醒》 《根除C肝 全面啟動》 《健保會總額協商會前會 支持公務預算支付C肝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