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前高官再揭中國利用社媒搞諜戰

(德國之聲中文網)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網站11月12日刊發了獨家報道,引述曾任中情局反間諜部門主任的奧爾森教授(James Olson)指出,中國情報機關正在利用外國學生或者專業人員上傳在社交媒體的公開資料,有針對性地開展諜報行動。“中國人正在發掘這種資源,他們物色生活在西方國家的人選,試圖來獲取我們的科研、技術或者創新資料。”

奧爾森教授目前受聘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國際政治系。他在接受《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采訪時指出,面對中國情報機關的“風暴潮”,西方國家的許多專業技術人士“十分幼稚”,在分享信息、與他人合作交流時根本沒有想過會有不懷好意的人對他們感興趣。比如,他們在簡歷中介紹自己曾經在政府部門任職,或者在中國可能感興趣的某些高科技領域工作。而中國情報部門在領英等社交媒體網站上能夠清楚地看到這些信息,然後就能對這些人進行利誘。具體手段包括邀請這些專業人士前往中國參加學術會議、商談合作、非正式雇傭等等。

“中國人會盡可能多地搜集信息,從中篩選出可能的接觸人選,然後就會開始不斷地去嘗試接觸。”奧爾森教授介紹說,中國情報機關會向這些人選分享很多信息,讓這些西方專業人士感覺今後會有相關的工作機會或者合作機會。

奧爾森指出,中國前往海外的留學生、前往中國留學的外國學生是尤其容易下手的目標。他以美國留學生施賴弗(Glenn Duffie Shriver)為例,指出施賴弗在上海留學期間收受了中國當局的7萬美元酬金,領取的任務則是報名應聘美國政府部門的職位,進而向中國提供相關情報。後來,施賴弗2010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並被法庭判處4年監禁。

奧爾森披露,如今,美方重要人員前往中國前,都會聽取聯邦調查局的安全教育。他還呼籲,政府部門應當積極地將相關風險告知高校以及企業界。

德國政府多次發布警示

就在今年7月,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也曾在年報中警示中國當局正通過“領英”等網站招徠間諜。“一些自稱是學者、職業介紹人或者獵頭的用戶會聯系一些很有專業背景的個人……會向他們拋出極具誘惑力的條件,然後請他們去中國。然後就會被情報系統招攬'。”

德國憲法保護局近幾年已經多次發出過此類警告,並且指出中國情報機構還試圖通過領英等平台滲透到德國議會、政府部門和機構中。中國外交部則對德國憲法保護局的指責予以否認,並且敦促德國政府部門“做負責任的事,說負責任的話。不要做有害中德關系的事情”。

《南德意志報》2018年更是披露稱,中國情報機關甚至通過這種手段,差點讓一名德國聯邦議員"上鉤"。而在聯邦憲法保衛局告知該議員對方真實身份時,這名議員感到非常吃驚。

對中國的情報人員而言,在社交媒體上招募線人的好處是:沒有風險。而且這些網站上存有用戶的職業生涯、社會經歷、興趣愛好和政治傾向等信息,通過高級搜索功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目標對象。而領英這樣的社交媒體網站在中國也沒有被封鎖。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文山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