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Parler、Mewe……我們到底還需要多少社群媒體?

The icon for the social media app Clubhouse is seen on a smartphone screen in Beijing, Tuesday, Feb. 9, 2021. Clubhouse, an invitation-only audio chat app launched less than a year ago,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ech industry bigshots like Tesla CEO Elon Musk and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 not to men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hich has already blocked it in the country. (AP Photo/Mark Schiefelbein)
圖片來源:AP

作者/獨立評論

文/洪美可

最近這半個月,社群上人人著魔似的瘋狂希望被加入Clubhouse「開房間」。為何說「希望被加入」?因為目前申請資格仍然採用邀約制,只差公司沒有讓找你入會的上線人物抽佣金。有些不得其門而入的人為了一窺究竟,甘願自掏腰包付入場費請陌生人發送邀請。於是,自由市場一買一賣,兩情相悅,自然形成一門地下新興生意。

我認為,倒不需要針對目前只有IOS使用者才能使用Clubhouse這件事有微詞。因為歷史的發展有跡可循,以前App開發設計都是以IOS為主,後來Android才趕上腳步。這是我在美國親身經歷過的實際生活變化,也是因為這種現實環境,我才變成被蘋果綁架的iPhone使用者。消費者不就是哪個產品方便使用就選哪個嘛!所以這一點我倒不會大驚小怪,更不會說這是科技公司用來階級分類客戶的手段。因為真的沒必要!

人們應該明白,創業不容易。據我瞭解,Clubhouse所屬公司才剛成立不到一年,今年一月底才剛拿到B輪資金。或許等他茁壯至C輪、D輪的時候,自然會開發Android系統。如果我是老闆,也會先選擇開發一個系統,站穩腳步後,再擴展業務擴張版圖到另一個系統。因此我相信,如果市場持續熱絡,公司繼續拿到資金,他們就會開發Android系統了!私人企業就是要盈利,有市場、有錢賺,怎麼可能放棄呢?

充斥社群媒體的世界

至於對Clubhouse這個新社群媒體的評價,網路上有許多正反兩面意見,說得都頗有道理,我就不贅述。然而Clubhouse才紅起來沒多久,已被中國禁用了。這是單純政治考量?還是用國家力量干預私人商業經濟發展?我猜想恐怕兩者皆是。就像去年美國曾短暫禁用TikTok,以及一直以來與華為的5G戰爭,絕對是國與國之間,政治、經濟甚至國防等國家利益的共同角力戰。

如果國家之間的對戰層級太複雜,那麼對小老百姓而言有什麼比較直接相關的問題存在嗎?簡單舉例,我們都知道,一言堂不是好事,更不是我們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充斥各種社群媒體的民主自由世界,難道就沒有隱憂嗎?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e、TikTok、Clubhouse、Pinterest、Snapchat、WeChat、Mewe、Telegram、Parler……類似的平台我不假思索,就能輕而易舉列出超過10個。你一共加入了幾個?每個社群網站,又連結了多少根本稱不上是朋友的人?你每天又花多少時間在這些App上,而忽略了真正圍繞在你身邊的人?

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社群媒體,全部都是免費使用!而你,憑什麼免費享受?生活中每滴水、每粒米,全是靠勞力或金錢換來,水電、網路、瓦斯、電信費、串流媒體,沒有一樣是免費的。那麼,你拿出了自己什麼珍貴的東西,交換那些免費的社群媒體功能呢?

是,我們都回不去了!即使百般不願意,除非你隱居山林、與世隔絕,否則你也必須跟著全球社會變遷,往「好的」那個方向走。所以我們使用電子郵件更有效率地工作、享用社群平台帶來的娛樂時光。可是,別忘了,這些人類製造出來的科技產品,始終來自人性。而只要是人性,就有善惡之分。

▎當科技業紛紛變身媒體

這些年身在美國,深感「agree disagree」這最令我欣賞的價值不斷凋零。尤其這兩年因疫情帶來的各種社會衝擊,讓這些醜陋面更加顯露無遺。我常在心中吶喊:「天啊!你們這些科技公司,真把自己當成媒體業在經營了嗎?」工程師們沒人上過新聞學、傳播理論,沒人受過新聞、傳播媒體的專業訓練,卻日復一日設計著這些影響千千萬萬人的功能。這些科技新貴們,是否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當公司從單純的「高科技產業」變成「社群媒體」,是否意識到「媒體」這兩個字的社會責任?當人們要求傳統媒體自律,是否想過社群媒體也該受規範?而民眾需要的媒體識讀能力,也不僅限於傳統報紙電視,畢竟網路才是最無孔不入的現代洗腦管道啊!

臉書創辦至今整整17年,台灣則是近10年前才開始有較多人使用。而在這個社群媒體世代下長大的孩子,生活與性格也深受影響。如果身為成熟大人的我們再不警醒,再不催促政府制定能跟上時代潮流腳步的立法措施,如果製造軟體的國際巨頭們沒有改變商業模式的自覺,這來自人性的科技,終將以人性透過科技懲罰自己。

這個悲哀的結果,非我們所樂見。一般人只想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歡樂,但是如果使用者沒有自覺,沒有啟動自我保衛機制,讓社群媒體牽著你的鼻子走,過度影響你的真實生活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那麼,你免費放送的不止是自己的個資與隱私,還可能連自己的靈魂都順便免費買一送一了!

想想看,為何許多熱門線上遊戲製造者,他們自己的孩子從來沒有玩過那些遊戲?我不方便透露隱私,但這是我非常要好的遊戲開發高層朋友家裡的真實案例。當他們家的太太問我,我的孩子是否玩過他先生團隊開發的遊戲?我非常不好意思的誠實告知:「沒有,因為我們覺得年紀還不適合。」她終於鬆了一口氣──當全世界都瘋狂玩這成功的產品時,還有一個家庭和她站在同一陣線。

我想,那樣的心情必定很掙扎:看著別人家的小孩,玩著自己不讓自己孩子碰的東西,而那個東西卻是孩子爸爸事業上的成就高峰。還好我懂她的苦、肯定她的決定,我們選擇不讓孩子們這麼早接觸,是出於一種身為父母的保護!

親愛的家長們,面對網路世界,你是否一如以往地保護了自己心愛的孩子,不讓他們輕易受到影響?又或者,其實你自己本身也疲憊了,甚至厭倦了社群媒體。那麼,也許你該來個「大掃除」,好好省思處理自己的每個帳戶,告訴你的線上朋友們:「如果你發現我們不再是朋友,請相信我真的沒有討厭你。只是覺得生活沒有交集,走在路上我認不出你、你認不出我,就連網友的身份,我們也沒有任何互動。既然已成為彼此的過客,那就先說再見吧!如果你很在意,歡迎把我加回來,有緣再相會。」

在現有的演算法下,不關心你的人恐怕永遠也不會看到這則宣言,也不會發現原來他還有你這個網友。所以,刪掉也只是剛好。想刪就勇敢地刪吧!人生不需要浪費時間在根本稱不上是朋友的人身上!

我們也需要保護台灣,不走向被操縱的未來

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多年來心裡有個沈重的擔憂,卻無力對抗。我看見問題了,可是我能力不足,不知能如何敲醒身邊的人?直到我前幾天看了一部名為「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的紀錄片,才感到終於有人完整說出我心裡的話、做了我認為應該要有人做的事。影片中每個探討面向,都曾是我心裡在意過的觀點,讓我看得心情沈重,可是我同時又很高興已經有這些菁英中的菁英,不止在乎,更實際執行,努力推動改革。而我能力所及的,就是寫一篇文章,希望引起更多共鳴,讓更多人關注這些議題。

我不是悲觀的人,我依然樂於看見與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及美好,保有做夢與實踐的理想,是很棒的人生。但務實的我,的確同時看見隱憂,希望能夠亡羊補牢。希望,台灣也能加緊腳步,重視這些社會變化。除了保護在台灣成長的孩子之外,也不要否認,台灣的某些處境依然艱難,如何透過超前部署,保護台灣居民不被新興科技媒體利用,而走向大多數人不樂見的未來?這是不能再等待的現在進行式。期待所有比我更專業與更優秀的專家、學者、科技、媒體業者們,都能重視這些隱憂,並著手推動相關政策保護台灣的孩子與未來!

(作者為旅居美國超過10年依然關愛台灣的台灣人。)

更多獨立評論文章
一個大學生眼中,四面楚歌的台灣教育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