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延長賽落幕] 史上首份減煤協議拍板 陸印堅持 協議措辭力道減弱

【民眾網編輯劉家瑜/綜合報導】

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於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啟動為期兩週的全球談判,這場國際矚目、攸關人類面對極端氣候對策的大會,目標是希望透過多國協商和擬定具體承諾,盡可能達成全球「控制氣候增溫1.5°C以內」與實現碳中和。

開幕

英國王室成員包括查爾斯王儲與威廉王子夫婦,都出席活動,高齡95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則因健康因素並未現身,而是透過事先錄製的影片,呼籲世界各國領袖,團結對抗氣候變遷,並期許領袖們,將一切說法付諸行動。

英國首相強生在開幕典禮上嚴厲詞語,呼籲各國領袖做出實際承諾,否則「後代子孫不會原諒我們。」演講裡,他他將氣候危機與與詹姆士龐德的007系列電影作為對比,指出地球距離末日之鐘只剩一分鐘,各國領袖要當起龐德,拆除此倒數計時的末日之鐘。強生也引用氣候少女桑伯格(Greta Thunberg)在9月舉行的氣候變遷青年行動峰會上,形容各國領袖做出空洞承諾的「blah blah blah」名句——他表示用一句話總結先前的氣候峰會,那就是「什麼也沒有,而是blah blah blah」。

 

第二日峰會

英國首相強生宣布《英國清潔綠色倡議》資助計劃,以支持在發展中國家推出可持續基礎設施和革命性綠色技術。包括:向世界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提供一籃子擔保,為印度氣候相關項目投資提供 22 億英鎊(30 億美元),支持印度到 2030 年和整個非洲實現 450GW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目標,以及在未來五年內提供超過 30 億英鎊的綠色融資。

英美、巴西、加拿大等超過100多個國家簽署《2030停止濫伐森林》,這是COP26第一份的重大協議,包括承諾,在2030年將會停止大量砍伐森林資源,並透過資金補助的方式彌補相關產業的損失與轉型成本。透過森林資源的保護生態恢復,是實現增溫控制的必要措施。

全球第四大碳排放國印度總理莫迪也在COP26宣布,印度將於207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Net Zero CO2 Emissions)。雖然年限比其他以開發國家期望的2050年要晚,直到上周還拒絕提出淨零排放時程,印度這是首次設定淨零碳排目標,成為峰會開幕首日最大亮點。

莫迪另外還宣布四個目標,分別是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要從四億五千百萬瓩提高至五億萬瓩;2030年前讓再生能源占比從去年的約38%提高至50%,並將碳排減少十億噸;排放強度要在2030年前減少45%,較原先目標的35%拉高。排放強度是指製造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排放的溫室氣體量。而莫迪的言詞中也暗示了各國應該「融資協助」,讓印度籌措資金達成目標。泰國、尼泊爾、尼日利亞和越南做出新的淨零承諾

第三日峰會

世界各國領導人在COP26 的第三天取得更多進展,強調從雄心壯志到立即行動的態度轉變。各國在保護森林減少甲烷排放加速綠色技術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承諾。

114 位領導人將簽署《格拉斯哥森林和土地利用宣言》(Glasgow Leaders Declaration on Forest and Land Use),承諾在2030年前停止砍伐森林和土地退化的趨勢,並以190億美元護林造林公共和民間投資基金作為支持舉措,簽署國家包括中國、美國以及巴西、印尼等有熱帶雨林的國家,代表全球85%熱帶雨林將受保護。中、俄也加入相關宣言,體現致力於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貢獻。

100多個國家加入了由美國和歐盟領導《全球甲烷承諾》(Global Methane Pledge),減少強效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以幫助減緩氣候變化。新簽署國包括全球最大的甲烷排放國之一巴西。遺憾的是,中國、俄羅斯和印度沒有簽字,澳洲則表示不會支持這一承諾。

超過35位領導人也支持並簽署《加速清潔技術創新和部署》,其目標是到 2030 年使清潔技術成為全球污染最嚴重行業中所有人最負擔得起、最容易獲得和最具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支持發展中國家獲得向淨零淨值過渡所需的創新和工具。簽署國包括美國、印度、歐盟、及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發展中國家。

美國總統拜登也組織《先行者聯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匯集世界各地企業,為重工業等難以抑制的行業的創新技術做出採購承諾。

拜登認為身為主要碳排放量來源國的中國和俄羅斯在議題上完全沒有露面是「巨大錯誤」。他說「中國正嘗試要在世界扮演新的角色,領導世界的角色,這是可理解的─但是不出席,這算什麼?這是個極重要的議題,他們卻不來。你們這麼做,怎麼還能聲稱要扮演領導角色?」他接著說,俄羅斯總統普亭也一樣。

在稍早落幕的G20峰會,根據義大利總理的說法,包括美國、英國和歐盟等大多數國家基本上同意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不過身為主要污染國的中國和俄羅斯已將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推遲到2060年。

 

 

15歲就開始倡議對氣候變遷做出行動的氣候少女桑伯格也坐火車抵達格拉斯哥,照慣例掀起了現場一陣旋風。她對著圍繞的大批媒體說「裡面的政客假裝認真對待我們的未來」,並懷疑這場盛大的峰會能否真的帶來任何改變。

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也宣布,45國家的逾450家企業承諾動用逾130兆美元,較英國、義大利剛接手擔任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主辦國時的5兆美元暴增25倍。此承諾可望為未來30年提供淨零所需的約 100 兆美元融資。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 (Al Gore) 發表談話,以當年次貸泡沫比喻現今的化石燃料泡沫,稱其為 22 兆美元的「次級碳泡沫」,「這是基於所有碳燃料都將被燃燒的荒謬假設,但事實上不會,尤其是因為現在可再生的電力來源已經便宜許多。」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8日呼籲富裕國家結束與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多年來現金問題上的僵局,並批評中國和俄羅斯在控制排放方面「缺乏緊迫感」。

近二百個國家代表經過十五天馬拉松談判,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各國需在明年底前強化「2030年減排目標」,並加速致力於分階段削減「未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燃煤發電」(unabated coal),並淘汰「無效率的化石燃料補貼」,並承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以協助它們適應氣候變化。

談判最後關頭,在中國大陸與印度堅持下,將原本草案中逐步淘汰(Phase out)燃煤發電,改為較消極的逐步削減((Phase down),引發歐洲國家與島嶼小國不滿。雖然協議措辭力道減弱,但仍是歷來第一份提及化石燃料的聯合國氣候協議。另外,由於歐美為首富國抗拒,最終文本對任何具體金援機制略而不提,僅承諾未來會針對此課題進行對話。

延伸閱讀:歐盟推碳關稅 台灣需要建立「碳權交易所」因應?關於碳權的兩三事【編輯專欄】

更多相關新聞
COP26妥協中達成協議 成功與否仍視各國行動
美中各拋「罐頭答案」 台灣仍難免小緊張
氣候危機深化 核能真能扭轉局勢嗎?
英首相稱氣候協議敲響「煤電的喪鐘」 科學家提出質疑
印度拒淘汰煤電 COP26主席哽咽道歉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