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埃及氣候大會的重點、預期、東亞觀點

被認為是全球氣候談判良機的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於 2022 年 11 月 6 至 18 日在埃及舉行,今年討論的重點是什麼?究竟 COP27 能否為當今嚴峻的氣候變遷問題找到新出路?各國針對氣候損失和損害的補償措施能否取得共識?對東亞地區未來的發展又有哪些影響?

11 月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最新消息指出,全球三分之一位於世界遺產地點的冰川,將於 2050 年或之前消失,隨之而受威脅的是不同物種與人類,突顯出全球氣候行動刻不容緩。各國是否能夠在 COP27 定下更進取的氣候承諾,對全人類的未來至關重要。

COP27 氣候大會的重點是什麼?

COP27 為全球提供機會,以《巴黎氣候協定》的共識為基礎,努力達成把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以內,當中牽涉能源、金融、環保、產業等議題,也涉及國際關係和現實政治形勢。

正因範圍甚廣,過往的國際氣候討論,難以一帆風順,然而值得慶幸的是,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若全球在 2030 年碳排減半,從而控制升溫幅度在攝氏 1.5 度以內,仍然是可行的

其中一個首要問題是,產生大量碳排、加劇氣候危機的,經常是富裕國家;但苦苦承受極端天氣影響,卻往往是社會資源較少的發展中國家。若此次 COP27 能夠以科學為本,就下列 5 項重點取得共識,我們或可期望保有健康的地球環境,以及公平的未來。

  1. 建立「損失和損害」補償機制:為最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和社區提供資金,以解決過去、現在和近期氣候災害造成的損失和損害。

  2. 富裕國家兌現資助承諾:兌現每年提供 1,000 億美元(約 31,700 億新臺幣)氣候資金的承諾,支持低收入國家提高氣候適應及抵禦能力。

  3. 立即淘汰化石燃料:所有國家必須盡快淘汰化石燃料,包括按照國際能源署建議,立即停止發展、投資所有新的化石燃料計畫。

  4. 重申全球減碳目標:明確重申《巴黎氣候協定》的唯一共識,是在 2100 年內將升溫限制在攝氏 1.5 度內,並就全球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的淘汰時間表取得共識,以確保把升溫限制在 1.5 度以內的可行性。

  5. 確立氣候正義:尊重大自然,理解其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遷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淘汰化石燃料的同時,必須與原住民及當地社區㩦手保護和修復珍貴海洋與森林

延伸閱讀:COP27是什麼?解析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焦點

綠色和平在 COP27 氣候大會的角色

綠色和平成立超過 50 年來,始終倡議保護環境。在過去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一直以正式觀察員身份參與其中,並在會議進行期間,發表相關的重要研究報告、主持或參與學術及政策論壇、會面各國代表團直接表達意見、支援其他民間組織及環保運動人士發聲、進行直接行動凝聚社會關注,務求集結群眾壓力,促請各國代表團回應氣候挑戰。

綠色和平曾參與 COP26 其中一個論壇,把民眾關注的環保議題,帶到核心的國際討論之中。
綠色和平曾參與 COP26 其中一個論壇,把民眾關注的環保議題,帶到核心的國際討論之中。

在東亞地區,中日韓三國的化石燃料產業,名列 2020 年全球碳排量前 10 名,推動東亞地區,特別是中日韓三國盡快淘汰化石燃料,對穩定全球氣候成為當務之急。因此,參與今年 COP27 的綠色和平政策及倡議國際團隊中,也包括來自北京、東京及首爾辦公室的政策倡議專家。

身處臺灣、東亞,COP27 氣候大會的意義是什麼?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7 之所以舉世矚目,是因為氣候大會的最終結果,象徵著全球應對氣候新局面的方向。編輯團隊特別邀請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各辦公室的氣候專案團隊,分享他們對 COP27 的期望,以及氣候政策和行動對東亞地區的意義。

政府應訂定積極短期減碳目標,帶動臺灣企業分擔能源轉型壓力

2021年10月,綠色和平舉行「臺灣淨零 城市先行論壇」,邀請各地方官員出席並呼籲當局推動減碳。
2021年10月,綠色和平舉行「臺灣淨零 城市先行論壇」,邀請各地方官員出席並呼籲當局推動減碳。

綠色和平臺北辦公室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指出:「氣候危機目前已經以不同形式展現,旱災、熱浪等極端氣候現象越演越頻繁,氣候改變、海平面上升不只威脅物種的多樣性,也開始影響糧食與水源供應,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青年與下一代的希望寄託在現在人類如何面對、解決氣候變遷,我們必須透過行動及積極參與,才有機會扭轉看似絕望的未來。」

臺灣於 2021 年宣布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的清晰目標,但目前在行動規劃上顯得乏力。綠色和平呼籲當局定下積極的短期減碳目標,完善政策配套(例如立法實施「有效碳定價」,以污染者付費的方式,向排碳的企業收取費用,提高企業碳排成本),加強民間溝通,鼓勵用電大戶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分擔整體社會能源轉型的壓力。

減排政策在日本須確實執行,加速發展再生能源取代燃煤發電

綠色和平東京辦公室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鈴木一枝(Kazue Suzuki)指出,日本承諾 2050 年達到碳中和,雖然目前日本政府的減排目標仍不夠積極,「但我們看到部分政策改善,包括提高全國法定建築隔熱標準,而地方政府陸續推行減碳措施;以上政策如果認真實施,將可望超越目前日本政府的減排目標標準。」

近年來,日本的暴雨災害屢見不鮮,僅 2019 年,便因雨災導致超過 2 萬億日元(約新臺幣 4,350 億元)的經濟損失。綠色和平期望日本政府能夠提出方向,加快引入再生能源,包括在交通領域,並停止燃煤發電。

氣候變遷恐導致韓國GDP損失達10%,大型企業須承諾2030年落實RE100

2022年9月,綠色和平參與由民間發起的氣候遊行,活動共有超過3.5萬名公眾及400個民間團體參加。當氣候行動已成社會共識,政府加快政策落實也避無可避。
2022年9月,綠色和平參與由民間發起的氣候遊行,活動共有超過3.5萬名公眾及400個民間團體參加。當氣候行動已成社會共識,政府加快政策落實也避無可避。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政府關係暨公共倡議專家張在炫(Daul Jang)指出:「我們呼籲韓國政府調高其『國家自主減碳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s):在 2030 年或之前減排 50%;於 2030 年之前逐步淘汰煤炭發電、禁止銷售新的傳統燃油車(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ICE),並要求韓國大型資訊及通訊科技公司承諾 2030 年前落實全面使用 100% 再生能源,包括生產供應鏈。」

「在過去 5 年,韓國公眾目睹並親身經歷了全球氣候變遷如何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例如 2018 年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熱浪、2020 年持續時間最長的季風、2022 年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野火和創紀錄的暴雨。在最壞的情況下,氣候變遷將導致韓國 GDP 損失達 10%。」

香港的城市減排期程落後國際,2035減碳目標須更積極

香港政府2021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 》,以2050年達到碳中和為目標,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促請當局加強減碳措施,追上國際步伐。
香港政府2021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 》,以2050年達到碳中和為目標,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促請當局加強減碳措施,追上國際步伐。

綠色和平香港辦公室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伍漢林指出:「香港政府於 2021 年底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公布香港力爭在 2050 年前邁向碳中和目標的細節,但相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提議,仍不夠積極。綠色和平倡議政府提出更進取的 2035 年中期減碳目標,跟隨 IPCC 的減排目標,以趕上全球減排腳步。」

綠色和平也期望香港政府能夠集中資源,發展技術已相當成熟的再生能源、制定全港建築物節能減碳措施、加快運輸轉型並提出淘汰燃油商業車路徑,及加強適應氣候危機的政策,實現綠色低碳未來。

作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中國政府及企業須加速淘汰化石燃料

近幾年,中國各地頻繁發生嚴重水患,全國上下深切體會氣候變遷的危急情況。
近幾年,中國各地頻繁發生嚴重水患,全國上下深切體會氣候變遷的危急情況。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資深政策顧問李碩表示:「COP27 是國與國之間重要的氣候談判平臺,也是促進大國之間就共同減排目標溝通的關鍵會議。」

「今年夏天,中國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我們深切體會氣候變遷的危急情況,我們期望中國政府能夠加快減排進程,同時以更積極的態度,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再生能源發展,並協助其提升氣候適應力。」

中國宣布以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為目標,並承諾停止投資境外新建燃煤電廠。根據綠色和平最新數據指出,自宣布承諾至今一年多,有至少 20 間由中方參與的境外燃煤電廠項目被取消。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減排成效對全球升溫影響舉足輕重,除了政府政策配合,也須觀察各大金融機構能否跟上淨零路徑,制定金融政策遏止化石燃料投資擴張。

地球是人類世代居住的家園,願您我傳承給下一代的,是健康、安全的生存環境。
地球是人類世代居住的家園,願您我傳承給下一代的,是健康、安全的生存環境。

氣候變遷看似抽象,卻同時是經濟、生態與人類生存的危機。綠色和平在世界各地的環保倡議工作不停歇,致力推動社會各方面落實真正有效的氣候行動,才能保障您我目前及未來的生活品質。

邀請您關注綠色和平官網,我們將持續跟進、報導 COP27 會議的重要訊息,以及臺灣和全球的環境焦點,也邀請您與親友分享這些環境訊息,一起提升氣候議題的關注度,共同以行動參與推動改變,實現永續低碳的未來!

延伸閱讀:

The post COP27:埃及氣候大會的重點、預期、東亞觀點 appeared first on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