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口服藥時代來臨 仍不能取代疫苗

美國藥廠默沙東(Merck)和輝瑞(Pfizer)近期相繼宣布,他們開發的抗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口服藥物效果優異,其它藥廠也力拼推出自家的口服藥,讓對抗全球疫情進入口服藥時代。不過,專家警示,口服藥有其限制,並非對抗疫情的萬靈丹,須和疫苗相輔相成。

抗COVID口服藥來了 遏止重症福音

全球各大藥廠積極研發治療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的口服藥物,希望為對抗疫情帶來繼疫苗後的生力軍,美國藥廠默沙東和輝瑞近期相繼宣布好消息,它們研發的口服藥療效極高,患者在染病後及早服藥,即可有效抑制病情惡化成重症;前者可將住院和死亡率減少一半,後者效力達89%。

疫情走過近兩年,已經帶走全球逾506萬人的生命,口服藥時代開啟後,將為平息疫情的努力帶來重大影響。不過,專家警告,口服藥問世不代表疫苗將變得不重要,更不該把口服藥治療COVID-19的益處,和疫苗預防染病的效用混為一談,在對抗疫情上,兩者應該相輔相成。

英國已在11月4日率先全球批准默沙東的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使用,歐盟和美國也正進行緊急使用授權審查;輝瑞在宣布其口服藥Paxlovid治療效力優異後表示,已向美國提出緊急授權申請,也在和90國洽談供貨合約。

除了默沙東和輝瑞,其它如瑞士羅氏大藥廠(Roche)、日本鹽野義製藥公司等藥廠,都力拼在年底前公布試驗結果,申請授權使用。

口服藥時代的弔詭現象 疫苗推動恐受阻 

然而,在進入口服藥時代之際,卻也可能看見弔詭的現象。部分醫療專家擔心,這可能對疫苗推行造成阻礙。

路透社報導,紐約市立大學(CUNY)公衛專家拉善(Scott Ratzan)表示,口服藥可能使「讓民眾接種疫苗的行動受挫」。拉善帶領紐約市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調查初步結果顯示,3,000名受訪的美國公民中,高達八分之一的人說他們寧可吃藥治療,而不願接種。拉善警示,「這是很高的數字」。

美國COVID-19疫苗供應無虞,但接種進度卻在放緩,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網站「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美國第一劑疫苗覆蓋率迄今約66.5%,在七大工業國(G7)墊底。

在美國,是否接種疫苗成為黨派之爭,反疫苗人士質疑疫苗安全性和價值,儘管雇主、州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強制接種令提高了接種率,也進一步激化對疫苗的爭論。

口服藥非萬靈丹 無法取代疫苗

6位接受路透社訪問的專家都看好口服藥的前景,但也一致同意,它們並不能取代疫苗。

根據一項美國官方的研究,即便面臨傳染力更高的Delta病毒變異株,輝瑞/BNT(Pfizer/BioNTech)疫苗的預防效力仍很高,可降低86.8%的住院率。

輝瑞執行長博爾拉 (Albert Bourla)向路透社表示,選擇不打疫苗「會是不幸的錯誤」。博爾拉補充說,「這些是療法,對象是不幸生病的人。」

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Hospital)公共衛生學系教授溫麟衍(Leana Sheryle Wen)認為,輝瑞口服藥的試驗結果是項好消息,但「這要與疫苗相輔相成,不能取代它(疫苗)。」

口服藥有投藥時機 要和疫苗相輔相成

專家表示,使用口服藥的另一項挑戰是,患者須在染病初期的黃金時間服藥,才能有效遏止病毒在體內複製,進而減低重症和死亡率。然而,每個人的發病歷程各異,萬一錯過這個時間點,口服藥將難以產生作用。

美國傳染病學家古德博士(Celine Gounder)解釋,COVID-19病情發展有數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病毒會快速在體內複製, 而這個疾病的許多最壞影響是發生在第二個階段,當免疫系統反應受自我複製的病毒攻擊,而出現缺陷的時候。

古德博士補充說,「一但你出現呼吸急促,或其它導致你住院的症狀,代表你正處於免疫功能失衡的階段。」「這時候,抗病毒藥物真的不會有多少用處。」

疫苗專家、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病毒學教授霍特斯(Peter Hotez)也同意古德博士的看法,他表示,若只依賴抗病毒藥物,「就像在丟骰子一樣,是風險很高的遊戲。」他說,許多染上COVID-19的人在初期並不會感到不適,此外,對於每個人來說,病情什麼時候惡化的時間點也不同,而「很多時候,你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生病了,直到為時已晚。」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繼採購默沙東抗COVID口服藥後 南韓再採購輝瑞口服藥
輝瑞抗疫口服藥試驗有療效 已與90國談供貨
輝瑞COVID-19口服藥試驗獲優異結果 英衛生大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