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就診數估大幅下修75% 羅一鈞︰像氣象預報難免失準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10日)表示,因民眾積極戴口罩防疫,端午連假後未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就診潮,此波疫情最新預估「跌破專家眼鏡」總就診估約42萬人次,較原預估的171萬人次,大幅下修75%。他解釋,「疫情預估就像氣象預報一樣,難免有失準」,疾管署會針對可能預估的狀況中的「最壞情況」提早拉警報,讓民眾、醫界都做好準備。

疾管署:「見罩率」提升助疫情趨緩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左)10日表示,上週COVID-19 門急診就診共7萬182人次,但增幅已明顯趨緩,研判 疫情已提早到達高峰,預估流行期將提早結束,而 「見罩率」明顯提升是讓疫情趨緩的最重要原因。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6月10日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左)10日表示,因民眾積極戴口罩防疫,端午連假後未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就診潮,此波疫情最新預估「跌破專家眼鏡」總就診估約42萬人次,較原預估的171萬,大幅下修75%。(中央社)

此波COVID-19疫情在4月底進入流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在端午節前預估,疫情將於6月底、7月初達高峰,高峰單周就診人次上看20萬,5月25日至8月2日總就診人次上看171萬,且端午節後是否出現就診潮,為此波疫情高低關鍵。

不過疾管署最新統計,6月1日至7日門急診就診共計7萬182人次,較前一周上升9.3%,增幅較先前一周大幅減緩,且急診就診人次已下降,評估疫情已提早達高峰。

羅一鈞傍晚再對媒體說明,今天下午利用健保署最新就診資料,對COVID-19疫情做出最新預估,流行期預估持續到7月27日至8月2日當周,之後脫離流行期;5月25日至8月2日間總就診人次,估計約42萬人次。

對於疫情大幅下修75%,羅一鈞說明,因端午連假後未見COVID-19就診潮,評估疫情已提早於上周抵達高峰,單周就診人次僅約7萬多,整體疫情曲線被壓平、高峰提早抵達,因此總就診人次下修。

除疾管署預測失準,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原也預估,此波NB.1.8.1變異株疫情,門急診就診將於6月底達到單周逾21萬人次高峰。

羅一鈞指出,雙方預測模型與預測結果其實相當一致,不過在防疫中最大「變數」,就是民眾行為的改變;因為這波疫情下民眾自主戴口罩,防疫措施做很好,所以才會「跌破專家眼鏡」。

羅一鈞表示,「疫情預估就像氣象預報一樣,難免有失準」,疾管署會針對可能預估的狀況中的「最壞情況」提早拉警報,讓民眾、醫界都做好準備;且透過這次疫情也可以看到,民眾自主防疫作為可以有效抑制疫情擴大,有助疫情往正向發展。

責任主編:于維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