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重創與新生系列7】公衛學者陳秀熙:勿輕忽流感長新冠化 關注多元病毒監測

COVID-19在2023年5月1日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四類,指揮中心同步解編,對台灣是而言是COVID-19在流行病防治畫下句點的日子,它意味著恐懼與威脅的結束。但是沒有人知道下一場疫病何時會再發生?會以何種型態發生?《民報》本著記錄歷史的責任,回顧這場百年大疫,2020年至今將近3年、1197天的防疫生活,改變了民眾習以為常的日常,從口罩之亂、疫苗之亂、校正回歸、快篩試劑實名制、防疫險之亂,新冠疫情的衝擊,影響了全球的經濟與運轉,也間接改變人們的生活與消費習慣,居家隔離、視訊看診、線上上課,社交距離與社交形態改變,也迫使人們重新省思,健康平安何其重要!

《民報》【COVID-19重創與新生系列1】盤整疫後的台灣,在國際政治經濟方面的風險大增、但同時也有著無限的機會,疫苗的研發與角力沒有停止,世界各國紛紛投入疫苗的研發與投資,積極與病毒抗戰,【系列2】透過公衛專家的視角,點出台灣擁有生技產業成熟實驗室經驗,面對未來疫情,如何「超前佈署」提早因應?【系列3】回顧1197天的抗疫生活,從高規格防疫到與病毒共存,新冠肺炎如何改變民眾的生活型態,【系列4】《民報》在2022年專訪一手推動台灣清冠一號誕生的衛福部中醫藥國家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談在新冠疫情中的大功臣「清冠一號」,是如何創造出台灣中醫藥史的一大創舉?「清冠一號」未來又將何去何從?【系列5】整理民眾常見的六大問題,指揮中心解編後,快篩要去哪裡買、疫苗在哪裡打、染疫怎麼辦等問題,讓民眾一次掌握。【系列6】新冠疫情死亡人數中約八成都是 65 歲以上的老人,現任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李龍騰,談從COVID-19經驗中看老人預防醫學,未來老人防疫重點該從何處著手?【系列7】專訪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陳教授提醒,後疫情時代仍須做好對脆弱族群的精準防疫,呼籲政府應提前部署,對於各種呼吸道疾病加強防疫監視,並隨時關注醫療量能配置。

WHO已於5月5日解除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世界各國也已逐步恢復正常生活。隨著新冠疫情趨緩,其他呼吸道疾病卻陸續崛起,疫情真的結束了嗎?

除了長新冠後遺症對於康復者的健康威脅仍在,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蠢蠢欲動,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提醒,仍須做好對脆弱族群的精準防疫,政府則應提前部署,對於各種呼吸道疾病加強防疫監視,擬定特定場所的防疫措施、持續推動防疫文明,並隨時關注醫療量能配置。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提醒,政府應提前部署,對於各種呼吸道疾病加強防疫監視。圖/陳賜哿攝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提醒,政府應提前部署,對於各種呼吸道疾病加強防疫監視。圖/陳賜哿攝

這次疫情對於國產疫苗的討論有很多,陳秀熙則建議,疫苗生產應該先與國際接軌,取得生產專利權,讓新冠疫苗能夠以在地專利化方式在國內量產,接下來則是透過產官學界合作,創造更佳的疫苗研發環境。

點評降級解編時間點適當 提醒疫情監控維持常態化

陳秀熙指出,各國在Omicron流行期兩、三個月以後,就會逐步解封。台灣原訂2022年十月解封,但考量聖誕節、春節可能帶來的風險,及後來又遇一波BA.5小流行,之後才逐步放寬規定,至四月底疫情指揮中心解編並降級為第四級傳染病,「我認為時間點是很適當的」。

陳秀熙指出,各國解封有三項考量:自然感染免疫保護牆、疫苗追加劑施打率及醫療能量考量。他說,剛開始時,原本以為透過疫苗可以消除Covid 19病毒的想法,轉到Omicron以後,已知道疫苗並不能預防感染,只能預防中重症;而群體免疫還是要靠自然感染復原以後產生的保護力。台灣在經過三波疫情之後,社區已形成免疫保護牆,但是對於脆弱族群仍有風險,所幸民眾追加劑施打率高,感染後多為輕症,中重症較少。

但是台灣還沒有脫離超額死亡負擔,甚至比疫情前全死因死亡率高。陳秀熙說,近3年來民眾就醫習慣沒有完全回復到疫情前的正常狀況,生病不太敢到醫院求診,容易把小病拖成大病,造成醫療供給的負擔,也可能是間接造成超額死亡率上升的原因。

陳秀熙強調,必須靠解封來調整醫療量能,將能量放在重症及未來長新冠照顧上,此外,再不解封,國內生產力、保險衝擊人民生活的步驟都無法恢復。但他也提醒,疫後時代的防疫重點,需要關注長新冠造成的衝擊,並做好對脆弱族群的精準防疫,解封不表示停止監控,職責交回中央、地方衛生主管機關,需持續進行常態化的防疫監視。

陳秀熙指出不可忽視長新冠的後座力。圖/陳賜哿攝
陳秀熙指出不可忽視長新冠的後座力。圖/陳賜哿攝

疫情後時代仍有考驗:流感長新化勿輕忽 防疫關鍵是脆弱族群

陳秀熙與研究團隊自2020年8月起設立「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每週一次直播,從各面向探討新冠病毒疫情的發展,到了疫情解封的階段,許多人認為病毒已「流感化」、甚至「感冒化」,但陳秀熙直指不可忽視長新冠的後座力,他認為「流感長新化」是更精準的用詞。

陳秀熙強調,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不一樣。流感併發症多是屬於肺部併發症,然而新冠肺炎已證明對於認知功能、神經系統、心血管、腦血管、自主免疫系統產生衝擊,引起包括腦霧、腸道疾病、女性月經延遲等困擾,已達全身系統性的長期問題。

失智(神經認知功能障礙)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陳秀熙指出,腦霧就是最輕微、可恢復的「失智」,女性長新冠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憂鬱,兒童及青少年則會出現判斷失調、學習障礙等腦霧症狀,如未能正視長新冠問題並及時給予治療,長者失智可能提前發病、並且會更惡化,失智人口可能會上升。

根據統計,全世界約6200萬人有長新冠,陳秀熙推估台灣約有40萬人,研究發現高風險族包括50歲以上、女性、BMI大於28、染疫時曾住院、沒打疫苗、抽菸、有慢性病者,都必須特別提高警覺,通常能在一年內獲得控制。

陳秀熙參考41份新冠相關研究,發展一份「長新冠個人風險量表」,他說,可自行針對危險因子計算,如高於250分即為高風險,應進入基層醫療體系,由醫師協助進行身心科整合並進一步轉入跨科別專科醫師的照護;他認為,這是從公共衛生走入基層醫療、專科醫療的三階段,並建議政府建立長新冠的健保體系來因應,「這已是目前多國已在思考的議題」。

陳秀熙教授指出,新冠肺炎已達全身系統的長期問題,不能單純地視為「流感化」。圖/陳秀熙教授提供
陳秀熙教授指出,新冠肺炎已達全身系統的長期問題,不能單純地視為「流感化」。圖/陳秀熙教授提供
研究發現50歲以上、女性、BMI大於28、染疫時曾住院、沒打疫苗、抽菸及慢性病患者,都必須特別提高警覺。圖/陳秀熙教授提供
研究發現50歲以上、女性、BMI大於28、染疫時曾住院、沒打疫苗、抽菸及慢性病患者,都必須特別提高警覺。圖/陳秀熙教授提供

脆弱族群疫苗精準施打及追蹤 建議爭取在地專利生產疫苗

很多人關心未來是否要繼續打疫苗,還是一年打一次就好?陳秀熙說,美國最新預防接種建議,一般人打過雙價疫苗一次就可,但是長者、孕婦、幼童等脆弱族群及有機會接觸年長者的民眾,仍應考慮定期接種疫苗。

施打疫苗與非藥物介入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是阻斷病毒傳播鏈的重要關鍵。因此,疫情剛開始時,各國政府也想透過疫苗消滅這隻病毒,但是Omicron卻讓民眾很疑惑,搞不清楚為什麼明明打了疫苗卻還是感染,甚至一度產生疫苗猶豫。

「疫苗跟病毒賽跑,人類輸了,不是輸在科學、研發,而是輸在訊息上的誤導及不信賴。」陳秀熙說,疫苗不能預防感染,而是預防中重症,幸好經過不斷宣導、民眾配合,台灣施打追加劑苗高,擋下了中重症,也控制住國內疫情。

「如果你已經打過一劑雙價疫苗,其實可以不用再打;但是脆弱族群可能仍需要定期施打追加劑。」由於疫苗抗體會隨時間衰弱退減,陳秀熙建議脆弱族群施打前,仍應考慮疫苗副作用、長新冠症狀,「請跟醫師商量,做出對自己最佳的選擇,如果真的不適合打疫苗,就應該持續戴口罩、消毒,保護自己。」

至於何時可以一年打一劑疫苗來預防新冠肺炎?陳秀熙說,後段疫苗發展政策要看美國CDC、WHO及OECD國家疫苗廠商研發新一代疫苗的進程,因為需參考病毒變化、季節性,以及長新冠、疫苗副作用,需要時間研發,但陳秀熙希望很快能夠有一支流感、新冠肺炎合併疫苗,「就像綜合性維他命一樣」,讓民眾每年打一劑就好。

至於國內疫苗生產的期程,陳秀熙則建議應該跟國外接軌,取得生產專利權,讓新冠疫苗能夠以在地專利化方式在國內量產;接下來才是專攻研發,透過更多、更強的產官學界合作,創造更佳的疫苗研發環境。

疫後開處方 監測多元病毒、持續防疫文明、推動防疫健康建築

疫情期間,許多人覺得流感病毒及很多疾病好像消失了,事實上,隨著新冠疫情趨緩,其他呼吸道疾病已陸續崛起,陳秀熙指出,過去病毒間有同儕競爭情形,但是新型變種病毒正尋找與其他呼吸道病毒共存的機會,將對人類產生雙重威脅及負擔。

三年來,因為民眾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的習慣,病毒被口罩隔開、被covid 19暫時壓制,民眾對於新冠病毒產生群體免疫,但卻缺乏對其他病毒的免疫防火牆,以致解封後,開始進入免疫負債的「還債期」,包括懷孕婦女、兒童、65歲以上長者容易感染流感、鼻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傳染病威脅,「尤其孕婦身上沒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抗體能保護胎兒」,更需特別注意。

總結三年防疫過程,陳秀熙認為,公衛領域、政府、民眾都成長很多,國人早已發展出一套「防疫文明」,即使目前口罩已解禁,仍有不少人仍維持配戴口罩的習慣,對於預防其他傳染病有正面幫助。

抗疫三年,陳秀熙認為,公衛領域、政府、民眾都成長很多,國人已發展出一套「防疫文明」。圖/陳賜哿攝
抗疫三年,陳秀熙認為,公衛領域、政府、民眾都成長很多,國人已發展出一套「防疫文明」。圖/陳賜哿攝

面對未來不可知的新興傳染病,陳秀熙提醒,在新冠病毒與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共存時代,老人、孕婦、小孩需特別注意各式呼吸道傳染病,政府則必須提前部署,保護脆弱族群,對於各式呼吸道疾病加強防疫監視,隨時關注醫療量能的配置;他建議,防疫文明應該繼續維持,政府也應儘速推動「防疫健康建築」,從公共建築、長照機構做起,維持消毒設施、改善通風設備、加強空氣品質,將防疫軟硬體措施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