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再添 2 例兒童過世!今本土+80835 、408 例中重症、127 例死亡

指揮中心今宣布新增 80,835 例本土個案,而中重症今天也爆增 408 例,其中有 127 例死亡,中重症及死亡個案再創單日新高。127 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未滿 10 歲至 90 歲以上,其中有 2 名男童,皆屬重度感染個案、 118 例具慢性病史、 48 例無疫苗接種。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0,835例本土病例,為38,139例男性、42,641例女性、5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

而本土確診個案分佈遍及 22 縣市:

  • 確診數破萬縣市:新北市(16,001例)

  • 確診數破千縣市:高雄市(9,641例),臺中市(9,031例),桃園市(8,999例),臺北市(7,998例),臺南市(6,666例),彰化縣(3,597例),屏東縣(2,648例),新竹縣(2,509例),苗栗縣(2,024例),宜蘭縣(1,870例),新竹市(1,759例),雲林縣(1,466例),基隆市(1,433例),花蓮縣(1,326例),嘉義縣(1,014例)

  • 確診數破百縣市:南投縣(997例),臺東縣(774例),嘉義市(585例),金門縣(203例),澎湖縣(200例)

  • 確診雙位數縣市:連江縣(94例)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2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74例男性、5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8例具慢性病史、48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19日至5月2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25日。

兒童重症個案達 20 例、 10 例死亡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到,在今天公布死亡的127例當中,年齡最大從90多歲到小於10歲的都有,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8例具慢性病史、48例無疫苗接種。羅一鈞特別說明,有2位是小於10歲的個案,其中一位是6歲的男童,這位是先前有提報過5月13日中症的個案,後來因為轉為重症跟死亡,在今天公布為死亡的個案。另外還有一位死亡是5歲的男童,這個是先前有公布過的一個重症個案。

羅一鈞說明,今天公布死亡的6歲的男童,他本身先前是不知道有任何的慢性病史,這次是在5月8日開始有嘔吐、腹痛跟低燒37.7度的情形到急診,在急診做皮下檢驗是陽性確診COVID-19,在隔天有出現意識改變、發燒、抽搐跟缺氧的情形,緊急插管住到加護病房去,又安排了電腦斷層,本來懷疑是腦炎,不過後來發現說是小腦的部位有一個腫瘤,壓迫到腦幹跟引起腦水腫的情形,那經過切片也確定是一個惡性的腫瘤。

羅一鈞提到,所以後續住院是同時治療COVID-19跟腫瘤引起腦部的腦壓升高等情形,不過很遺憾還是因為病程併發嚴重的神經性休克,生命徵象難以維持,所以不幸在5月21日的時候過世。死亡的診斷是腦腫瘤併發神經性休克,那他同時有驗出新冠,不過新冠研判並不是主要的死因,所以是歸類在共病的部分,有一個新診斷腦腫瘤的部份。

羅一鈞表示,另外還有一位死亡的小朋友個案,是一個5歲的男童,這個是先前有公布過的一個重症個案,本身有肌肉系統的疾病,那是染疫之後有出現肺炎跟呼吸衰竭的情形,經過醫院這邊收治,不過因為呼吸衰竭惡化的關係,不幸在5月19日的時候過世,死亡的診斷是肺炎跟呼吸衰竭。

羅一鈞說,所以死亡的個案目前累積在小朋友的部分是10位,今天新增2位,分別是因為肺炎的關係跟共病腦腫瘤的關係而過世。那另外在重症的部分有新增了2例個案,一個也是小朋友的個案,是一個7歲的男童,本身有先天的代謝性疾病,在5月24日時開始有出現發燒39.1度,出現間歇性抽搐達15分鐘左右,也有這個步態不穩,眼神還有走路偏右邊的情形,加上呼吸喘、無法言語這些症狀,所以送到急診。

據了解,這位男童在急診有發生意識變化,經過檢驗也是COVID-19的皮下陽性,因為有一些神經學的變化,所以懷疑是腦炎,有插管住到加護病房去穩定生命跡象,使用瑞德西韋這些藥物治療,好消息是在經過治療之後恢復的還不錯,病況已經改善,在5月27日的時候已經拔管、移除呼吸器,那目前還在醫院的病房當中進行觀察。

羅一鈞指出,加上今天新增的這例重症個案,累積目前兒童的重症個案有20位,其中9位是腦炎,另外6位是肺炎,2位是敗血症,1位是哮吼,1位是家中死亡的個案,還有1位就是今天新增的共病診斷,是新診斷的腦腫瘤。

感染專家說明新冠病毒 4 種腦部病變機制

由於近來各界很關注兒童重症甚至死亡的案例,其中有好幾例為腦炎。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兒科權威邱南昌醫師今天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對此做進一步的說明。邱南昌表示,首先要了解 COVID-19 病毒感染之後會造成腦部病變的幾個可能機轉,第一個就是病毒直接侵犯到大腦裡,造成大腦受傷,這種的情況目前來說,除非從病例的檢體裡面,用所謂的解剖方式,從大腦裡找到病毒,不然還是比較難證實。

邱南昌強調,但第二個大家認為可能更重要的,就是針對病毒的感染,免疫系統會反應,有的時候會引起所謂的細胞激素風暴,這個就是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傷到很多的器官組織,那也包括神經系統裡面這一些組織,目前來看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機制。

邱南昌提到,雖然通常看大腦裡面有沒有感染,會檢查腦脊髓液,用分子生物學的方式去找有沒有病毒存在,那到目前為止幾乎是都找不到,這個情況跟當年的腸病毒71型有一點類似。但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雖然用分子生物學的方式找不到病毒,可是卻找到一些病毒包膜的抗原,這不存在疫苗上,疫苗主要是棘蛋白相關,那研究找到的是一個跟包膜相關的抗原,所以在這一些神經病變的人,很可能還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導致了神經系統的損傷。

邱南昌指出,第三個可能性,是病毒可能會傷到血管的內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受傷的時候,導致一些東西就從血液滲透出去,那可能會造成大腦裡有嚴重水腫的跡象,這也是一個可能性。他說,在新冠肺炎感染的時候,通常也可能會有全身性的反應,其他的器官組織如果受到嚴重的傷害,也會導致大腦子進一步受傷。像是如果患者肺部造成很大的感染,出現呼吸困難、缺氧,那當然大腦就會受傷,如果說肝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腎臟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兩個都是負責身體的新陳代謝,那也可能就會產生一些無法處理掉的代謝產物,造成大腦的受傷。

邱南昌強調,另外其實在病人裡面也會發現可能本身就有一些問題存在,譬如說本身有代謝的問題存在,或許平常還可以應付,可是在感染的情況下,造成本來就岌岌可危的代謝出問題,也可能就導致這樣的結果。所以現在的病人,尤其在大腦受傷的兒童裡面,感覺不是只有單一一種機制,好像有各種多樣性,其中有些甚至不只一個機制同時存在,導致病情可能會迅速地惡化。

孩子染疫該注意哪些重症跡象?

由於近來兒童重症及死亡個案受到關注,在指揮中心的責成下,台灣兒科醫學會以及好幾個兒童次專科醫學會,包括台灣兒童神經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台灣兒童胸腔及重症醫學會,以及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在上禮拜召開了專家會議,也制定出相關指引。對此,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兒科權威邱南昌醫師今天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針對5月22日專家會議提出應該特別注意的前驅症狀,跟家長進一步說明。

邱南昌表示,這裡面提出了總共 8 大項需要特別注意的前驅症狀,其中第一個是體溫高於 41 度,事實上在感染之後發燒算蠻常見的,兒童的感染症狀在統計數據來看,可能到 6 成左右會發燒。在發燒部份,最近看到的一些病例確實有的是燒的又快又急又高,而人的大腦有一個所謂的體溫中樞,所以通常來講就算發高燒,體溫也很少會超過 41 度,如果超過 41 度可能就代表調節體溫的體溫中樞已經出問題了,就要非常小心。

邱南昌指出,第二個就是大腦受到傷害,當然意識就可能會變差,意識不佳那可能會持續的昏睡。他說明,如果一個人正在發燒的時候,可能意識不好,就會比較想睡,如果碰到這種情況,等退燒了之後意識就恢復的還不錯,孩子又可以玩來玩去,反應就恢復正常,這樣相對就比較不必過度緊張。至於大一點的孩子有時候會有持續性的頭痛,也要注意。

邱南昌說,還有一個就是持續嘔吐,這會想到是不是大腦有什麼因素的病變,導致腦子已經腫脹,腦壓上升了。這裡所提到的持續嘔吐跟一般腸胃的嘔吐不一樣,就是不吃東西仍然可能會出現嘔吐的現象,這個就要多小心注意。另外還有所謂肌躍型抽搐,這其實在腸病毒71型當年就已經有發現,現在看起來可能是腦幹上端的一些地方受到刺激有關。

邱南昌解釋,肌躍型抽搐就像是有些人在快入睡前,有時候大肌肉群,像下肢跟腳部比較明顯一點,可能會突然間的大抖一下,如果只抖一兩下就停下來,那可能不必那麼緊張,可是如果持續出現那就要特別小心了。這裡抽搐指的就是所謂痙攣或癲癇發作,那在新冠肺炎神經學受傷的人來說,尤其孩子如果出現了這一些症狀,大家要非常小心,在看到的個案,如果抽搐的時間比較久,尤其要特別留意。

邱南昌進一步說明,但小孩子有一個叫做熱痙攣,通常是發生在6個月到5歲之間,是在一個急速發燒的時候,一下子燒很高很快的情況下,那可能會出現抽搐的情況。這種熱痙攣又有所區分,一種叫做簡單型的熱痙攣,就是發生只有那麼一次,沒有接著再發生,發生的時候是對稱性,左右兩邊對稱性的發作,又叫作全身性的發作,第三個是發作的時間很短。通常說不要超過15分鐘,但大部分可能一兩分鐘就過去了,如果是這一種簡單型的熱痙攣,一般而言預後非常好,沒有什麼大的問題,那這些孩子可能在發作之後稍微睡一下,醒過來後覺得活力精神好像大致還可以,就還不必那麼緊張。

邱南昌強調,可是如果這個抽搐的情況時間比較久,尤其超過15分鐘,或者這一次發作他失去意識,意識都還沒恢復又再發作,這樣子超過30分鐘就要特別小心了。或者是發作的時候,是有某一側,可能右邊或左邊比較明顯,就不是對稱性的,這個都是列入要特別注意的。

邱南昌說,如果孩子有感染新冠肺炎同時有抽搐的情況,建議還是要去給醫生趕快判斷一下,或許只是沒那麼嚴重的熱痙攣,可是還很有可能會變嚴重的話,那必須要把它排除掉。最後一個所謂的步態不穩,這個是因為在後腦勺的地方,有時候會影響到小腦或者是腦幹的一部分,也會出現步態不穩。請所有的家長特別注意上述這幾件事情。

兒科專家建議兒童施打疫苗避免感染

對於近來許多家長擔心小孩染疫變重症,或者是應不應該讓孩子施打疫苗的疑問,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兒科權威邱南昌醫師今天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強調,在新冠肺炎來講,兒童重症的比例還是非常的低,我們真的要很小心,孩子每個都是我們的寶,但是請家長也不要過度恐慌,如果說只要一點點小事就通通衝到急診,一下子把急診塞爆那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方式。所以請家長注意有沒有剛才講的那些注意事項,這樣會讓整個醫療上行使的更順暢。

邱南昌也建議讓孩子可以施打預防針,他說,現在5歲以上就可以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但還是有一些家長對於疫苗的安全性有相當大的懷疑,可是從國外已經打了那麼多的資料來說,孩子施打這一些疫苗的安全性是非常好的。他坦言,當然打針的地方可能會痛,可能兩三天會比較不舒服,可是現在才在打第一針而已,第一針在過去的報告,發燒的機會在孩子只有3%。現在有兩個廠牌的疫苗可以施打,但邱南昌認為,大家不需要一定要非打哪一個廠牌的疫苗,沒有這個必要,能早一點讓孩子得到保護、避免感染都是好的。

邱南昌說,雖然現在重症只有那麼幾個,可是很難完全預料哪一個孩子會變成重症,另外一點還要再特別提醒,孩子如果本身就有一些慢性病,一旦感染重症的危險性更高,可是有時候反而被誤傳,說這一群孩子不可以施打疫苗,這個是絕對錯誤的。像癲癇的孩子,事實上一感染一發燒癲癇就會更嚴重,所以更要施打疫苗,大家不要有這樣錯誤的概念。他指出,除非這個孩子目前的慢性病狀況是控制的很不穩定,那會建議先控制住再說,如果大致穩定,也希望盡可能來施打疫苗,早一點得到保護。

指揮中心免費提供快篩保障長照機構及弱勢民眾

指揮中心今天表示,依日前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指示,針對COVID-19感染風險較高的照顧型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發放對象除住宿式、社區式照顧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外,考量遊民生活環境特殊,染疫風險高;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多數有多重慢性疾病,染病後轉為中重症機率較高,因此也將遊民及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納入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對象,總計預估約有81萬人受惠。

指揮中心指出,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照顧型機構,除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照機構,其對象除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設立的住宿式長照機構、社區式長照機構外,還包括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兒少安置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身心障礙社區居住、兒少團體家庭等住宿式照顧機構,以及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日間照顧服務機構及單位

至於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每人3劑估算,並將直接配送至上述照顧型機構及單位,目前衛生福利部正彙整機構名單、數量、地址、收件時間及收件人聯繫方式,待彙整後即儘速配送至各機構。

另外,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8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4例、調查中42例,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26日至5月27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文/孫珞軒、圖/黃懷賢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快篩陽性怎麼辦?最新給藥流程、申請證明、PCR條件一次看

快篩陽性經評估即確診明起上路!民眾需配合五大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