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升息循環以來 新興市場首見低通膨是其債券的福音

低通膨是已開發國家央行的詛咒,卻儼然成為新興市場及其債券的福音。

與過去聯儲會 升息的周期相比,這次對債券資產卻截然不同。或許從聯儲會1980年代緊縮政策掀起拉丁美洲債務危機以來,美國加息前景往往會在 新興市場引爆賣壓;2013年的「減碼恐慌」(taper tantrum)只不過再次印證了這套說法。

消費者物價一直小碎步地成長,迫使聯儲會貨幣政策「正常化」之路變成千里迢迢,走走停停;然而,如今低通膨也影響了新興市場,這些國家以往常見的場景是努力壓低通膨。今非昔比的部分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不振。 大宗商品通常以美元計價,當較為貧窮國家的貨幣貶值,就像以往聯儲會緊縮期間發生的狀況一樣,大宗商品會常常引發這些國家的物價上漲。

請看以下國家:

印度 消費者物價出現1999年以來最小漲幅。 巴西通膨率也下滑至1999年以來最低水平。 近年來,南韓的通膨趨勢低落,導致該國央行調降 通膨目標。 秘魯在1980年代曾出現逾1,000%的惡性通膨率,上個月物價漲幅只有2.9%。
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指出,截至6月份,這種模式將新興市場與大型已開發國家的實際央行政策利率(經通膨調整)的差距擴大到將近4個百分點。2013年5月爆發「減碼恐慌」時,此差距不到1.5個百分點。

「流入新興市場本幣資產的投資組合一直在飆升,顯然在上個月立場略微轉向鷹派的主要央行面前並無懼色,」Oxford Economics分析師 Nafez Zouk和 Gaurav Saroliya上週在一份報告中說。「由於通膨下降,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實際利率仍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