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貧窮?

在中國工作的朋友最近轉換跑道,新工作是「旅遊直銷」;見面時他說:「想去哪裡我們都有行程,非洲、歐洲全都有;還有最近不是很流行公益旅行嗎?去哪裡蓋房子、教英文一類的,這個我們也有」。喔!比起什麼非洲、歐洲的,「公益旅行很流行」這句話,一直迴盪不去。


最近恰好也和一位東南亞非營利組織的負責人談話,他說,他們組織發現,許多來東南亞當志工的年輕人,會帶著一種偏見,若覺得這裡「不夠落後」、在這裡付出的「不夠辛苦」,就覺得自己好像「不夠偉大」,反而會很失望,草草結束服務,甚或把組織和整個服務內容搞得雞飛狗跳。

幾年之後,這個組織可說嚐盡了苦頭,心態不對的志工反成了組織的災難;他們決定改變了志工徵選的程序,除了在審查和面試時,確認志工的能力,更要確認志工的心態;心態不對就不錄用,寧缺勿濫。

最近看著許多年輕人,滿腔熱血到柬埔寨短期服務,蓋蓋房子阿、建建廁所阿、和小朋友玩玩遊戲阿……我讀著這些年輕孩子們的網誌,瀏覽他們臉書照片,照片裡一定要有幾張窮苦人家的臉龐,或是一臉骯髒卻笑得燦爛的小孩,抑或是自己在學校裡帶動唱、在泥濘的土地上勞動;到東南亞做志工,真的成了一種時興,而且一年比一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心裡突然有一陣很強烈的罪惡感,因為大學時代,我也曾跑到東南亞,參與為期大約一周的短期志工;我們帶著在台灣就畫好的海報和募集的物資,在當地小學、中學教英文。

當時還用台灣地圖做為輔助教材,說著台灣什麼地區盛產哪種水果,希望小朋友把水果的英文名字都給記起來,兩天後再去另一所學校,再隔兩天又出發到另一個偏鄉。回台灣後,在心得報告裡頭,寫下「孩子們儘管貧窮,純真的笑容卻更讓我珍惜所有;希望盡一己之力,改變世界」這一類的心得文。

一場簡短卻又意義深刻的對話一直藏在腦海深處。很多年前,我們家弟弟去參加了飢餓30,不少參與者都說自己深刻體會了人飢己飢的感受和精神,於是,在他回家後,我懶懶地坐在客廳沙發上,問問他有什麼心得沒有?他卻說,覺得意義不是很大。這倒是嚇到我了,整著人坐直了起來,問他「這話怎麼說?」

弟弟回答:「反正我們30小時後一定有東西吃,但真正面對飢餓的人,永遠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飢餓』在本質上,就有著極大的差異,怎麼能比」。
 
我腦中浮現弟弟這一番話的時候,想到了這話曾經給我的衝擊;我思索貧窮、困苦、壓迫、飢餓與體驗和服務的意義,我們是不是正流行著「購買貧窮」?且在購買貧窮的時候,讓當地政府得以將教育和建設等責任,推給這些「買家」?自己卻忘記了最初的同理和憐憫?

在柬埔寨,有的志工建完了房子,卻因為當地一點就業機會也沒有,幾年之後人去樓空,房子前方諷刺的掛上了租賃的牌子。曾經的思索,持續的思索,現今依舊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公益旅行很流行」,公益旅行真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