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聚焦/特稿/G20變G2 中美兩大強權全面競爭正式起跑

G20─20國集團(Group of Twenty),原意是由20個地球上的國家所進行的一場國際經濟型合作論壇。不過,今年的G20,全球關注焦點都在中美兩大強權身上,除了川習會談的中美貿易談判,將直接影響國際經濟發展外,兩大強權在場外各自找其他國家結盟、協商,更觸動全球敏感神經。G20幾乎成了G2,中美之爭正式浮上檯面,誰還在乎其他領袖發表了什麼長篇大論?

G20國際經濟型合作論壇,最初於1999年成立,當時由7大強國(美、英、法、德、義、加、日)、金磚五國(中、印、巴、俄、南非)、7個重要經濟體(澳、墨、韓、土、印尼、沙、阿)以及歐盟所組成。這19個國家和歐盟的GDP總量,當時占全85%,貿易占全球貿易總額成過八成,人口是全球的三分之二。

早期G20成立是為了防止類似亞洲金融風暴的事件再發生,讓成員就國際經濟與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維持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穩定。但從2008年起,G20開始召開領導人峰會,這場會議幾乎就是「全球大咖會談」,並做出許多主導全人類未來的決定,當然也引發不少紛爭,例如美國反對巴黎協定的立場。

但隨著中國大陸在全球的地位躍起,中美物質實力差距持續縮小,加上中美兩國與世界其他各國的實力差距逐漸拉大,即使傳統的英、法、俄仍有實力、金磚國家也有舉足輕重角色,但G20依舊出現「兩極化」趨勢,各國紛紛往美國與中國兩大領袖國靠攏。

在這種狀況下,美國再也無法無視中國的存在;而中國也不可能躲在幕後影響全球經濟摃桿;對其他國家來說,更是被迫做出「選邊站」抉擇。中美關係無論在G20、APEC等國際經貿協商上已成重要焦點,甚至是唯一被關心的議題。

事實上,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就曾有學者提出G2的概念,中美兩大集團的想法也獲得美國部分人士背書,但原用意是在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期盼,如今卻被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國際政治角力取代。

今年的G20,美國總總川普突然宣布不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雙邊會議,似乎讓俄羅斯在G20上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邊緣化;德國總理梅克爾在G20上能擠進頭條新聞的主題,只剩下因座機出包返回科隆機場而沒趕上G20開幕…。各國元首的意見與協商議題重要性愈來愈淡,也證明了中美強權全面競爭正式起跑,未來全世界都得看這兩大超級強權的臉色,而一直以來都夾在中美強權間的台灣,如何從G20會談結論中找到最大的機會,也考驗執政者的智慧。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報導
經濟學家示警明年經濟風險 估貿易戰未擴大成長趨緩
中美貿易戰休兵90天 台股紅通通 專家:暫可安心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