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成員關注中國經濟脅迫 賴中強:台灣需留意分化選舉

世界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日前落幕,成員國延續前2年的論述,今(2023)年再次表達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今年更特別提到要因應中國「經濟脅迫」,當年發動反服貿運動的經濟民主聯合召集人、律師賴中強指出,歐美大國憂心中國經濟脅迫達成政治戰略目的,時值大選年,台灣更要留意經濟脅迫造成的選舉分化。

在G7峰會後,「de-risking(去風險)」成為熱門關鍵字,因為在公報的第一頁就提到:「我們將協調我們的經濟韌性和經濟安全,也就是多元化、加深夥伴關係與去風險,但不是脫鉤。」公報中也強調,G7的政策不是為了傷害中國,不是為了阻礙中國經濟進步和發展,不會脫鉤或向內轉移。

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立法院備詢時則分析,過去世界各國大多是談「避險」(hedging),主要是避免經貿利益受到損害,「去風險」的倡議則是直接針對中國而來,國際去風險的趨勢對台灣而言,更凸顯台灣是世界供應鏈重要的一環,將受到更多國家重視。

吳釗燮表示,許多國家仍然重視中國的經濟地位,難以直接脫鉤(decoupling)切斷緊密的經貿關係,但已經認知到與中國貿易往來有其風險,因此要降低對於中國上的依賴;目前雖然著眼在經貿層面,但經濟具有安全意涵,其他國家也已經留意中國在印太區域的行為恐有高度風險。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長蘇紫雲指出,中國希望透過經濟脅迫達成政治戰略目的,過去澳洲與立陶宛就深受其害,但立陶宛的市場轉移立即轉移到德國與法國等歐盟國家,形同「經濟北約」的作法,才減緩中國造成的威脅。

蘇紫雲也舉印度為例,指印度向來在外交上不與他國結盟,但以美日印澳四國為成員的四方會談(QUAD)聲明強調,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以海上船隻破壞國家近海設施,這些不明指中共,每一句話卻又在指涉中國,這對印度來說非常不容易,未來可能會慢慢傾向西方國家,市場也會偏向民主國家。

不過,賴中強指出,「經濟脅迫」在中國與歐美大國之間是「國與國的競爭」,彼此角逐影響力的版圖,但中共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並以兼併台灣為最終政治目的,對台灣的貿易壁壘調查,禁止台灣食品與農產品進口,更有政治分化的目的。

賴中強舉例,中國去(2022)年暫停台灣部分農產品、台灣啤酒與金門高粱等進口,但在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立委陳玉珍、金門縣長陳福海等人士與國台辦主任宋濤見面後又隨即解禁;這些在在顯示中國透過經濟脅迫手段在分化台灣民意,尤其今(2023)年是大選年,更有可能影響選舉。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台灣應對中國經濟脅迫由來已久,自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台灣已經採取「去風險」措施,但仍不夠成功,「不是台灣不夠努力,而是被中國封鎖很多出路。」但台灣透過新南向等多元化市場的政策有所突破,歡迎全世界來向台灣取經,和台灣交換意見。

羅致政認為,G7成員國「立場明確,行動未知」,仍需關注後續的作為。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建議,政府應該與G7成員國建立共同面對中國經濟脅迫的關係,「畢竟台灣是最常被脅迫的對象。」他期待台灣與G7國家合作,讓中國發動脅迫的成本提高、風險提高,效果降低。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