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齋】神是如何演化的?人類需求如何改變三大一神教

這次來談一本重要的好書《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神的演化》作者羅伯.賴特( Robert Wright)並非一位多產的作家,不過他的書都相當值得一讀,而且前兩本好書《性‧演化‧達爾文:人是道德的動物?》(The Moral Animal Why We Are the Way We Are: The New Scienc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和《非零年代:人類命運的邏輯》(Nonzero: The Logic of Human Destiny)其實都和《神的演化》有某種有趣的關連。

《性‧演化‧達爾文》用一個非常有趣的方式介紹演化心理學。《性‧演化‧達爾文》利用天擇的觀念,犀利地剝開文明的矯飾,闡明基因與環境的互動如何型塑人類的一切行為,包括所謂的道德操守。書中並將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1809-1882)的重要生命歷程巧妙地穿插入每個主題中,當作檢視該理論的一個樣本,指出達爾文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難逃天擇掌控的生物,如同你我一樣。

《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原文書影。(圖/Gene思書齋)
《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原文書影。(圖/Gene思書齋)

《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原文書影。(圖/Gene思書齋)

《非零年代》透過一遊戲理論-非零和(nonzero-sum)與零和(zero-sum)遊戲,從歷史人類文化演進中探討世界未來的趨勢會是如何?由歷史、人類學、神學等某些領域切入,從過去文化演變軌跡中,發現一套規律。

《非零年代》認為,人類的文化演進與生物演進都有著相同的運轉機制,不管是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都是因循著這一動力。群居社會的發生,社會的日趨複雜性,以物易物到貨幣發明,絲路、航海的蓬勃發展,神權、君權到宗教戰爭的轉變,文字、印刷、資訊等科技的出現…,這些事件都說明了歷史文化演進都是因非零和動力的驅使所致。《非零年代》也認為未來趨勢,也因著非零和動力的運轉機制,而達到雙方互惠雙贏。

關於羅伯.賴特的基本思想,可以觀看TED的以下影片:

其實,只要把羅伯.賴特在《性‧演化‧達爾文》和《非零年代》裡的理論搞懂,大致上也差不多可以更輕易地搞懂這本大部頭著作。《神的演化》試圖探討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一神教各自的內部演化及彼此間的演化關係。

《神的演化》指出,部落時期的神祇只需能夠作戰,保佑狩獵採集順利,農耕時期的神祇則需保障作物豐收,君主帝國中的神祇要有助於統馭人民,而工業和資訊時代的神已不再需要扮演物質生活的保障者,卻得填補現代世界帶給人類的心靈空虛,並闡明某種更高目的,某種可讓我們組織日常生活、分辨善惡、弄懂禍福意義的根據於是,神祇的功能、意義和面目不斷轉換,而正是這樣轉換讓祂得以在人類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留存。

虔誠的信徒以為宗教是神祇對人類的絕對啟示或彰顯,羅伯.賴特卻認為宗教起源於一些可觀察的具體因素,包括人類天性、政治和經濟因素,以及科技的變遷等。換句話說,《神的演化》認為宗教一開始就是個錯覺,是人類的虛構物以來掌握世界、控制事物,至於神祇觀念及其後續演化,都是這個錯覺的發展。

由於宗教聖典大多經過後人的增刪篡改,例如〈創世紀〉(Book of Genesis)就確定並非《希伯來聖經》(Hebrew Bible‎)中最早完成的篇章。羅伯.賴特基本上以聖典上的「神學不便利性」來勉強當作史實,加上利用大量文獻和考古學證據,從唯物主義的立場來分析猶太教(Yahadut‎)、基督教(Christianity)和伊斯蘭教(Islam)三個亞伯拉罕宗教(Abrahamic religions)的歷史和未來。《神的演化》認為,宗教的起源和演化都可以完全由可觀察的具體因素來解釋,也就是以人類天性、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和科技變遷來解釋。儘管這三個亞伯拉罕宗教最後都只尊一神,宗教儀式或神本身是會演化的,一神教就是從原始多神教演化而來。

迦南的神厄勒(El‎)和猶太教的戰神耶和華(Jehovah)就有不少相似之處。《神的演化》論證耶和華如何戰勝其他的神,尤其是另一大神-巴力(Baʿal‎),而成為猶太教獨一無二的神。其實初期猶太教仍只是一神崇拜的宗教而非一神教,而猶太教之所以後來發展成一神教的轉機之一,是南猶大王國(Mamlekhet Yehuda‎)國王約西亞(Josiah,‎‎‎前648-前609)殘暴地幹掉了耶和華以外所有的神之後,雖然尊耶和華是唯一、無所不能的神,可是巴比倫(Babylon)卻滅了猶大國。這殘酷的現實意味著萬能的耶和華居然連祂的子民都保護不了,猶太教的祭司等為了解決這個糟糕的困境,便在被擄後趁機建構出一套終極復仇和終極救贖的終極神學,促成猶太教一神教的終極性質。

雖然猶太教的耶和華愛報復,《神的演化》也指出,猶太教神學家斐洛(Philo Judeaus,Φίλων,前20-50)相信神在創造宇宙之前,先創造了「邏各斯」(logos)這個上帝之子,即宇宙法則-「道」。「邏各斯」是宇宙的主導原則,是規範所有人事物的自然法則。斐洛以為上帝的「邏各斯」會把歷史帶向更具道德的方向。《神的演化》借由斐洛的寬容論點,再引用《希伯來聖經》的〈路得記〉(Book of Ruth‎)和 〈約拿書〉(Book of Jonah)以及大量祭司典(Priestly source)來佐證非零和導引包容性的理論。

《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原文書影。(圖/Gene思書齋)
《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原文書影。(圖/Gene思書齋)

《神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God)原文書影。(圖/Gene思書齋)

基督教也是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神的演化》認為,原先史實上的耶穌(Jesus,前6-29或前5-29或前4-30或2-36)可能從沒有鼓吹過博愛,耶穌只提倡要愛上帝但可能沒有說上帝愛世人,耶穌只要人愛鄰人卻可能沒有主張應愛全人類,他甚至還羞辱外邦女人為「狗」(馬太福音15:21-28)。原罪、重生乃至得救進天國也可能都不是耶穌的主張。有新的考古學證據甚至指出,耶穌甚至還可能正如《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描述的那樣,曾娶妻生子。《神的演化》試圖藉由四福音書-〈馬太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尤其是最早成書的〈馬可福音〉的記載以還原出耶穌粗略的面貌。

在基督教的演化過程中,是使徒保羅(Paul the Apostle,3—67)先迫害過基督徒,後來才把跨種族的兄弟姐妹之愛注入基督教,因而造就了上帝的成熟,讓基督教追尋更高的道德目標。保羅是不可多得的管理奇才,他推廣跨疆界的愛,還靈活地利用有資產的富人來協助宣教和傳教,甚至權宜地把用愛心對待敵人的理念帶入基督教。這些理念符合多種族的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的現實利益,後來讓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272-337)接受而皈依基督教。

至於伊斯蘭教,穆罕默德(Muḥammad)乃至穆斯林(Muslim)存在既寬容又好戰的矛盾性格。《古蘭經》(Quran‎)的教訓一方面對外道寬容,不鼓勵報復,另一方面《古蘭經》卻又有強烈復仇心。《神的演化》也嘗試以零和–非零和關係來加以解釋。羅伯.賴特主張,伊斯蘭教的寬容,是發生在當穆罕默德在政治上還未得勢時。穆罕默德及其領導的政治實力足以稱霸中東時,就會盡量馴服外道,武力擴充自己的地盤。這呼應了羅伯.賴特最主要的理論主張那樣,宗教之間處於非零和狀態下就寬容,處於零和狀況下就殘暴。

儘管羅伯.賴特以科學精神檢驗人類道德和宗教的根源,不過他畢竟出生在美國保守的浸信會家庭,終究還是認為自己是某種程度上的「基督徒」。他還是以為在宗教演化的過程中,原先的錯覺不斷煉淨,變得愈來愈真實,所以對於宗教的未來保持樂觀態度,因為他以為道德在過去歷史中的進步,印證了上帝存在的軌跡,而只要人類仍需要神,神就會持續存在,演化出最適應現代人需求的樣貌。

雖然羅伯.賴特用演化心理學的理論來探討宗教的演化,但他算是對宗教非常客氣的,如果和歐美幾位嚴厲攻擊宗教的知識份子相比的話,如芝加哥大學的演化遺傳學家Jerry A. Coyne(著有Why Evolution is True)、史丹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塔夫大學的認知科學家Daniel Dennett和牛津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有The God Delusion),都對宗教攻擊得極不客氣。

尤其是道金斯的The God Delusion,截止2010年1月,該書英文版已賣出至少200萬冊,並翻譯成34種語言,中文簡體字版名為《上帝的迷思》。道金斯在The God Delusion中指出,相信上帝的存在不僅是錯誤的,也會導致社會之間的隔閡、壓迫和誤解,同時宗教也是戰爭、性歧視等一系列問題的元兇之一。

不過道金斯的The God Delusion和《神的演化》探討的也非所有世界性宗教,因為他們這些西方人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東方的宗教哲學,尤其是另一大宗教-佛教。《神的演化》提出的零和–非零和關係就完全無法解釋佛教的起源與演化。因為對於佛教,根本沒有所謂的零和關係。《神的演化》偶爾有提到佛教,不過只有僅是用來提點一些相似之處而已。佛教不承認宇宙有一個永恆不變、獨立存在的萬能造物主,因此西方人很難理解佛教如何成為一個「宗教」,更遑論要去深入去討論。就對這個世界真實而理性的瞭解而言,佛教所掌握的真實性,甚至還高於科學,不過那是另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在此就先不展開討論了。


相關報導
【Gene思書齋】喝杯杏子雞尾酒,聊聊存在主義!20世紀初哲學大師的咖啡館故事
【Gene思書齋】人生四十才開始!「中年」的生物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