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金援台灣媒體,3億元基金是多還是少?

吵鬧三年的新聞分潤議題,終於在台灣落實了全球嶄新模式!谷歌(Google)提供三年3億元成立新聞基金,轉個方式回饋新聞產業對內容的付出。

網路平台集結媒體產製的內容,究竟該不該分潤給媒體?熱議三年的產業議題,本週在台灣有了新的模式。

谷歌(Google)於3月8日宣布創建「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目標為支持新聞產業的轉型發展和永續經營,將於未來三年挹注新台幣3億元協助產業,由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執行,這讓溝通卡關許久的「網路平台 vs 媒體」關係,有了重大突破。

此項基金執行細節,本週尚未定案,但大架構已經完成。

基金將開放所有台灣新聞媒體申請,凡產製內容具原創性、符合公眾利益的新聞媒體,可向DTA協會提案。協會將架構「指導委員會」和「諮詢委員會」,分別負責案件評議,以及提供媒體業者諮詢。每單位每年以申請一個計畫為原則,預計在5月開始接受提案,今年完成第一筆撥款。

「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是一項創新作法,也是嶄新模式回應新聞業者的需求。谷歌承諾會扮演好平台角色,希望成為台灣媒體建設性的夥伴,促成永續、獨立和多元的新聞生態系,」谷歌亞太區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副總裁彭朗寧(Michaela Browning)表示。

左為Google亞太區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副總裁彭朗寧(Michaela Browning),右為數位發展部次長李懷仁。Google提供
左為Google亞太區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副總裁彭朗寧(Michaela Browning),右為數位發展部次長李懷仁。Google提供


澳洲議價法、歐盟授權規範,都有缺點

探討分潤的緣起,主因網路平台主動匯集媒體內容,這些內容雖然未向使用者直接收費,但卻成為其商業模式的一環,因此近年廣受媒體業者詬病,各國紛紛開啟立法討論。

目前全球已完成的積極法案有兩件,一是歐盟於2019年推出的《數位單一市場著作權指示》(Directive on Copyright in the Digital Single Market),其規範平台業者需要取得媒體「授權」使用,因此媒體業者可透過議定授權,而收取費用。另外一案則為澳洲於2021年上路的《新聞媒體議價法案》(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由谷歌與Meta(Facebook母公司)與澳洲媒體簽訂,平台業者與媒體商議給付的款項,平台業者不執行的話,澳洲政府可直接開罰。

兩項國際法案頒布時,都帶來業者一陣振奮,但執行上,卻顯現另外困局。

歐盟模式很美好,但是平台業者在談定授權時,仍舊主張「免費」,媒體業者無法抗衡網路通路的霸權,只能委屈收下,沒能取得分潤費用;澳洲法案得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一大原因是澳洲強勢媒體梅鐸(Murdoch)集團的政經勢力,迫使平台業者同意議價,不過問題也出在梅鐸(Murdoch)集團是得到了費用,但大多數的中小型媒體,並沒有得到費用,或者議價也得不到多少。

因此一直在谷歌探討媒體合作方向之中的「基金」模式,決定在台灣首度嘗試。

基金模式的好處是大中小媒體有幾乎同等的機會,可以取得平台業者給予的費用,而且需時也不算多,快的話半年就能拿到;這套模式可能出現的困難,則是「評核機制」能不能得到媒體業者的信賴。

目前基金由DTA協會運作,協會成立已有20年,2016年由資深網路人陳正然接任理事長之後,則更聚焦推動企業數位轉型。陳正然曾於90年代創辦台灣第一個入口網站蕃薯藤,其後也曾助力部落格平台痞客邦,對於網路平台、內容產業都有深刻了解,後續值得期待。

Google智慧台灣計畫邁向第六年,宣布推出新聞數位共榮基金。Google提供
Google智慧台灣計畫邁向第六年,宣布推出新聞數位共榮基金。Google提供


說少不少,說多不多,但算是一項特別的突破

至於這項全球首創的新聞基金,三年3億元究竟是多還是少?

從谷歌在台灣一年可得上百億的廣告營收來看,基金平均一年提供1億元來看,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不過谷歌吸引流量的內容,也不全然來自新聞內容;再對比於澳洲媒體透過議價法案得到的幾十億元,看起來3億元也著實不多。

不過若從谷歌六年來推進的智慧台灣計畫,這次針對新聞產業的投入,相對算多;以及谷歌正面臨全球不景氣下的裁員潮,3億元算是一種很有誠意的善意﹔再對比於歐盟媒體在授權規範下什麼都沒拿到,新聞基金可說是一條特別的路,能初步在台灣試行,也已經是非常值得一小步。

此外,本次計畫另一個焦點是,Meta。

目前看來Meta在台灣持續沉默,根據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說法,Meta台灣也在研擬中。但是若從兩大巨頭在台灣共同分食的七八成的數位廣告市場,Meta也是責無旁貸需要有所回應。

三年3億元是多是少?最終得看推動了哪些計畫、帶來哪些社會與產業的進步,但樂觀來看,終究是完成了網路人登陸地球的一小步。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臉書、Google應對媒體付費?新聞界:盼建立數位平台議價機制
對手或伙伴?尋找媒體與數位平台的合作模式
大眾傳播學群:強化「資料力」「故事力」,趕上新媒體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