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症狀有哪些?篩檢怎麼做?潛伏期多久會發病?有什麼治療方法?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20世紀起成為全世界的頭號敵人,更被稱為「 20世紀的黑死病」。過去因治療困難,發病後死亡率高,讓人避之唯恐不及。而染病原因常與不安全性行為、吸毒者共用針頭相關,也讓不少人對患者貼上標籤。至今,台灣已有超過 4萬例感染者。HIV症狀有哪些?怎麼感染的?有什麼治療方法嗎?

紅絲帶象徵愛滋病衛教,也代表對感染者的包容與支持。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紅絲帶象徵愛滋病衛教,也代表對感染者的包容與支持。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HIV是什麼?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俗稱愛滋病毒,可分為HIV-1和HIV-2兩型。大部分國家出現的愛滋病因為HIV-1,感染後有90%的病患會在10至12年內發病。HIV-2則主要分布在西非,通常沒有相關病症。

1981年美國發現首例HIV病毒感染個案,三年後病毒在台灣現蹤,讓全國聞之色變。1980年代到2000年代,愛滋病在台灣盛行,每年有上千人感染愛滋病毒,2005年甚至突破3000人。

HIV怎麼傳染的?

HIV通常有三種傳播途徑,包含性行為傳染、血液傳染、母子垂直傳染。性行為傳染的途徑包括與HIV病毒感染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之性交,或其他體液交換。而血液傳染通常是輸入含HIV病毒的血液,或與感染者共用注射針頭、針筒、稀釋液,以及接受感染者的器官移植。母子垂直感染則是受感染的母親在懷孕期間、生產期間或哺乳時,將病毒傳染給嬰兒。

由於HIV病毒常與不安全性行為、毒癮者相提並論,因此衛福部也不斷呼籲民眾應落實安全性行為、正確使用保險套、遠離毒品;另外也建議有過性行為者,一生至少做一次愛滋病篩檢,以免染病而不自知,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HIV病毒感染後會有什麼症狀?

感染HIV病毒後不一定會立即出現病徵,多數時候患者直到發病確診才會意識到自己成了病患。在感染初期,感染者可能出現類似感冒的發燒、疲倦、噁心等症狀,之後進入潛伏期。

潛伏期開始到出現愛滋臨床症狀的期間約為5到10年,甚至可能超過10年。這段期間大部分的患者並無症狀,但病毒已悄悄在身體內破壞免疫功能。然而,許多人可能在不知感染病毒的情況下,從事不安全性行為、共用針頭,加速HIV病毒病毒的傳播,讓防治更加困難。

而到了發病期,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疲勞、夜間盜汗等症狀;且因免疫功能受損,愛滋病患更容易受到其他病毒或寄生蟲感染,進而出現各種併發症,包含肺囊蟲肺炎、巨細胞病毒、結核病等。一旦受到相關感染,免疫功能減弱的愛滋病患通常難以對抗,因此愛滋病患最主要的死因即來自各項併發症。

延伸閱讀》七成愛滋感染者擔心老後無人照顧,如何不讓晚年生活只剩疾病陪伴?

HIV有治療的方法嗎?

HIV過去被視為絕症,隨著醫學不斷進步,出現了一絲曙光。目前最主要的療程為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俗稱「雞尾酒療法」。透過抗HIV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控制HIV病毒感染者的血漿病毒量、提高CD4淋巴球(主導免疫系統的白血球)數,並大幅降低病患發生HIV病毒感染相關的伺機性感染、腫瘤與死亡的風險,同時減少HIV病毒傳播。

但此療法無法「治癒」,僅能藉由規則服藥控制病情;也就是說病人若不按時服藥,可能導致病毒出現抗藥性,讓未來治療更加困難。

HIV可以怎麼檢驗?

為避免HIV病毒擴大傳染,衛福部再三提醒民眾,若進行有HIV病毒傳染的風險行為,務必要進行篩檢。要是從事過無套性行為,建議每年至少篩檢一次;若有共用針具、多重性伴侶等風險行為,建議每三到六個月篩檢一次,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

不少人因畏懼他人眼光、害怕染病而選擇逃避篩檢,對此衛福部提供匿名、安全篩檢服務,不但準確、注重個人隱私且免費。倘若你難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可以先在家進行愛滋自我篩檢,或者到HIV篩檢匿名諮詢進行風險評估,也能向醫院預約匿名篩檢諮詢。及早發現趁早治療,避免病毒嚴重衝擊原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