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充斥內容工廠

工商時報【陳穎芃】 Instagram當年以個人照片分享的模式在全球竄紅,但近年越來越多內容工廠靠Instagram炒作網路話題衝人氣,使平台漸失原創性。 ■Yet the platform has grown so big, so fast and so commercial that it risks losing the stylish and intimate aesthetic that made it wildly popular. 今年27歲的范恩(Matt Fine)在照片分享平台Instagram(IG)上小有人氣。當年他曾是體重超過100公斤的胖子,靠著健康飲食和運動成功減掉將近50公斤。那段期間他透過IG分享減重經歷累積許多粉絲,如今減重成功的他不僅成為IG型男網紅,還得到另一份工作,那就是在421媒體公司擔任IG美食小編。 今年4月加州Coachella音樂節期間,他在會場附近拍攝快餐車及其他周邊美食照片,再透過421媒體公司經營的多個帳號在IG上瘋狂發文洗版,其中一張特寫吉拿棒聖代的照片就吸引250萬瀏覽人次。 內容工廠 靠IG賺很大 近年像范恩這樣擔任IG帳號幕後小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因為有越來越多像421媒體公司這樣的內容工廠靠IG大發利市。 以421媒體為例,該公司在IG經營@pups、@funniest及@tat等多個帳號,專門利用這些帳號來分享可愛、新奇或性感的照片。這些照片大多是小編針對特定主題製作,也有部分是小編從一般IG帳號搜尋到的熱門照片,經過作者同意後轉貼到公司旗下帳號,目的都是為了炒作網路話題、衝高粉絲人數,進而吸引業配合作。 421媒體公司一共養了30名小編,旗下經營超過100個IG帳號。這些帳號合計粉絲人數高達3億人,比IG名人碧昂絲(Beyonce)及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合計粉絲人數還多。 網路行銷公司Instascreener統計,今年第一季美加地區廣告主對影響力網紅投入的網路行銷支出高達3.7億美元,其中有2.7億美元是投入IG熱門帳號,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62%。 對IG而言,這類內容工廠經營的熱門帳號為IG吸引大量用戶固然是好事,但不免擔心IG因此喪失最初的原創特色。今年3月IG共同創辦人希斯特龍(Kevin Systrom)在研討會上提到自己離開IG的原因,坦言IG平台如今充斥業配文,但「如何把關一直是IG頭痛的問題」。他表示:「我想公司決定暫時採取觀望態度。這些年來IG逐漸喪失原創性,讓我感到失落。」 祖克伯花大錢 買IG買對了 這些年來IG的演變,母公司臉書全看在眼裡。2010年創立的IG起初只是個提供濾鏡讓用戶編輯照片並與線上好友分享的應用程式,但在臉書淪為酸民戰場後,單純分享照片的IG開始贏得年輕人青睞,迅速在全球竄紅。 2012年臉書執行長祖克伯決定以10億美元收購IG時,外界還曾質疑臉書開價過高,但此後IG用戶量及線上廣告營收快速成長,證明祖克伯押對寶。投資銀行SunTrust Robinson Humphrey網路分析師史卡利(Youssef Squali)估計,如果今日IG是一家獨立公司,市值約有2千億美元,勝過網飛(Netflix)、花旗等大企業。 IG的盛行造就內容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IG在享受用戶量成長之餘也面臨不少使用者抱怨,令母公司臉書不敢掉以輕心。 IG為了防止淪為業配平台,已規定用戶之間不得買賣帳號,凡是業配文皆須表明贊助廣告,且未經原發布者同意不得擅自轉貼內容。IG聲稱近期內已強制關閉多個違規帳號,其中包括一個由421媒體公司經營、粉絲人數多達700萬人的熱門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