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攻占台灣過半市場 靠的是...不能說的行銷術

Yahoo特約記者/陳進財

蘋果推出iPhone 10年,直到現在每支新機甫推出都在全球各地湧現排隊購買人潮。但若從電信業者角度來看,每每提及蘋果,連供應鏈產業也「不敢直呼其名」!這個不能說的名字,賺走了全球智慧型手機近83.4%的獲利,而且不花自己口袋的錢,讓所有人甘願為「果」行銷。

從電信業者角度來看,每每提及蘋果,連供應鏈產業也「不敢直呼其名」。
從電信業者角度來看,每每提及蘋果,連供應鏈產業也「不敢直呼其名」。

這幾天電信或手機專櫃擠滿人潮,原因無他,因為蘋果iPhone 8 已開賣,緊接著重頭戲是是11月開賣的iPhone X,相信又要讓果粉們徹夜不睡只為求搶先擁有。「讓人渴望搶先咬一口蘋果」的強大行銷術,從每次蘋果發表會、首賣會中不斷上演,這套行銷術背後,更有一套你所不知的蘋果嚴密的品牌策略。

很固定地,每年9月的某一天,「iPhone發表會」將果粉打造成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即便你非受邀的媒體,即使你對時事再無感,就在那一天,透過全球同步直播,這個盛大的事件將打斷所有日常節點,我們彷彿就在現場聆聽蘋果執行長庫克發表最新最酷的黑科技。

愈貴愈要買 iPhone表徵有錢階級

同樣的儀式也出現在開賣會現場,漏夜排隊,只為搶著成為踏入直營店第一人、立馬將入手的最新品開箱,是媒體新聞報導內容中,每年必備的橋段。不管今年多冷清,這些戲碼仍要不停的上演。

最早的飢餓行銷堪稱是蘋果發起,1iPhone售價已超過小資族一個月的薪資。但「愈貴愈要買,愈買不到愈稀奇」,因為蘋果iPhone品牌表徵了有錢有閒階級。

這套蘋果信仰背後,有一系列的嚴密操作的流程,確保透過iPhone傳達至消費者的蘋果品牌形象始終如一。蘋果在全球市場各地電信商的廣告一致性相當高,你以為蘋果花了許多大錢砸各地行銷廣告上費心,其....有。

iPhone行銷全球 電信商甘願自掏腰包

以台灣市場為例,蘋果基本上是不打廣告的,不過電信商的店頭最顯眼位置仍是蘋果iPhone獨占鰲頭。產業人士表示,蘋果會提供官方的產品照,電信商也可在此形象廣告中露出自家品牌LOGO,但相較於其他品牌在店頭行銷需要投入加倍的資源和人力,蘋果在通路的行銷廣告,多數都是電信商來買單,且這些廣告宣傳仍要經過蘋果的許可,訊息傳達一致,又相當省錢。

有參與過電信舉辦的蘋果首賣會,就不難發現活動內容、場景陳設都大同小異,產業人士也指出,每場關於蘋果的活動,蘋果都會請專門攝影師來拍照,所有文字宣傳稿也會過問,「這可不是為了活動存證而已,是在給電信商打分數,因為是否有如實呈現品牌形象,將牽涉到未來你能拿到多少iPhone貨源。」

蘋果就是強勢 供應鏈不敢直呼其名

事實上,每每提及蘋果,不僅電信業者,供應鏈產業也「不敢直呼其名」!這個不能說的名字,賺走了全球智慧型手機近83.4%的獲利,供應鏈如果洩露保密條款的原則,開罰就是3000萬美元,罰錢之外,明年的訂單多寡,讓供應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接下蘋果單也不保證吃香喝辣,不少電信業者就坦言,「賣iPhone,其實壓力相當大」,原因無他,疲於搶貨,還要被塞貨,跌價損失只能自己吞。

為何電信、供應鏈願意為蘋果開出諸多特例原則,答案無他:「蘋果就是強勢品牌」。綜觀台灣通路市場,在新品蜜月旺季,能衝出單月逾10萬支,銷量拿下3成,銷售額創下6成市占,等於吃下台灣半壁江山的也只有蘋果。

全球一年出貨2億支的量能,高端的品牌形象,讓眾多供應鏈不得不低頭,且台廠蘋果供應鏈佔台股比重達4成,無怪乎「一顆蘋果救台灣」、「iPhone與台股萬點休戚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