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3撞上iPhone13

一周兩場發布會,9月底的趙明有點忙。

22日,

Magic3撞上iPhone13
Magic3撞上iPhone13

4天后,榮耀再次召開“智慧新品發布會”,發布了旗下“智慧生活”系列產品。

趙明也在兩場發布會上分別透露了榮耀手機、筆記本業務的最新市場份額,二者分別從年初的3%、1.4%上漲至7月份的16.2%、6.6%。

單就數據而言,新榮耀似乎已從獨立後的陣痛中恢復元氣。但迅速恢復背後卻存在著一些隨時可能影響未來發展的暗雷。

01

作為一家名義上成立不到一年的企業,能在短時間令核心業務重歸歷史高位,榮耀的成績實屬不差。

公開資料顯示,榮耀手機市場份額歷史最高值為16.7%,與目前相比僅相差0.5%,筆記本市場份額則較歷史最高的10.3%仍有不小差距,但增速亦很可觀。

只不過,與此前消費者認知裡互聯網品牌特有的高性價比不同,如今榮耀的新品價格似乎都不太親民。

繼被網友笑稱為“智商稅產品”(配置與友商產品相同,價格卻高出近千元)的榮耀50系列後,今年夏季推出的榮耀Magic3系列,高配版本定價直接進入了8000元檔位。要知道,即便是隔壁米OV的旗艦,價格也沒有這麼高。

(左側機型配置更高價格更低)
(左側機型配置更高價格更低)

獨立後的新榮耀自主性顯然增強,無論是定價或是產品特性都可不再考慮是否會對 但作為單飛後的首款旗艦產品,即便是為了迅速提升品牌形象,過於高昂的定價仍不禁令人疑惑榮耀是否有些飄了。

不過回過頭看,榮耀的“高昂售價”或許早已蘊含著必然。

眾所周知,新榮耀獨立後被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收購。彼時的收購聲明顯示“此次收購既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夥伴及員工的利益;更是一次產業互補,全體股東將全力支持新榮耀,讓新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汲取各方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最新的股東名單變化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說法。

「科技新知」通過查詢發現,100%持股榮耀主體的智信新信息,股東名單除去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資金合夥企業外,另外四家分別為深圳市星盟信息技術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春芽聯合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智城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以及深圳市鵬程新信息技術合夥企業(基本由深圳市國資委控股)。

Magic3撞上iPhone13
Magic3撞上iPhone13

除後面兩家政府背景主體外,星盟信息主要股東為渠道商,包括北京松聯在內的一眾大型經銷商以及部分代理商,春芽聯合亦由近30家經銷商企業共同持股。

對榮耀而言,供應鍊和渠道商的加入無疑是福禍相依,利弊共存。

一方面,供應鏈企業和大型渠道商成為股東,使得新榮耀在獨立初期不僅與高通這類頂級SoC企業達成合作,推出Magic3系列這樣的“堆料旗艦”,還能全球首發搭載Windows 11的筆記本電腦。

但與此同時,也正因為需要照顧核心股東的利益,使得榮耀在產品定價、定位層面,都無法回歸曾經的互聯網品牌時代,必須考慮線下渠道商的利潤空間,更類似於早年間OPPO、vivo的風格。

事實上,如今的榮耀銷售佔比中,線下渠道比例已達70%,更進一步反映出線下渠道的重要性。

所以不難發現,今年榮耀新推出的V40、榮耀50、Magic3系列,基本都是以拍照和外觀設計為核心賣點,定價也與一些互聯網品牌機型存在明顯價格差距,畢竟需要足夠的單機利潤,線下渠道商才願意去努力銷售。

Magic3撞上iPhone13
Magic3撞上iPhone13

但高價並不意味著高端,尤其是在這個在已進入存量市場的手機行業,新榮耀想要實現高端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中最關鍵的一步,便是需要走出華為的影子。

02

國產手機發端於21世紀初,即便沒有自研系統、芯片,一些品牌依舊可以在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成績斐然。

如波導手機2005年年銷量突破1000萬台、

但能殺出重圍並發展至今,逐步進化為高端品牌的廠商,只剩下華為一家。

不過,即便強如華為,其發展經歷也並非一帆風順。早期自研芯片K3V2不僅性能落後於時代,發熱更為嚴重。但華為依然選擇在其多款旗艦產品中使用,導致用戶

這種堅持也為華為積累下諸多經驗,更為如今麒麟芯片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一款合格高端手機的必備因素——優秀的芯片、良好的系統、極佳的影像素質、強大的軟硬件結合,iPhone基本都具備。

華為和三星亦如此,華為有鴻蒙、麒麟芯片和強大的RYYB成像技術、三星優質OLED屏幕和最新推出的超大底感光元件GN2等等。正是以上這些軟硬件的獨有優勢,才使得“三大廠”成為手機行業的頂流。

相比之下,新榮耀獨立後雖可以突破以往的價格和產品定位,卻也損失了前華為嫡係時代的核心武器——鴻蒙和麒麟。且新品又似乎帶著華為的影子,並不夠新。

“有皮囊,沒靈魂?”這是B站知名數碼區UP主大米評測,針對榮耀Magic3 Pro的評測感受。

直接原因便是Magic3外觀設計與華為Mate40過於雷同,甚至連宣傳語都十分相似。考慮到新榮耀需要迅速提高品牌認知和挽回市場份額,通過提升價格和沿用華為的設計,實屬無奈之舉。

Magic3撞上iPhone13
Magic3撞上iPhone13

但官宣的市場份額恢復至16.2%,或許也存在著一些水分。因為這一數據是以“週”為單位的市場份額統計,相較於年度、季度份等指標參考性相對較低。

此外,榮耀9月26日新推出的各類新品以及進一步強調的1+8+N戰略,亦與華為過於相似。

另一知名數碼博主小白測評,也就此發表了吐槽“畢竟一脈相承嘛(狗頭)”。

產品戰略沒有新意的基礎上,榮耀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也有所惡化。

近日,相比之下,蘋果這類大廠的訂單漲幅僅3%。

不難發現,即便新榮耀已與部分供應鏈企業“綁在

如今的榮耀,似乎除了在老生常談的影像技術層面尚可一戰外,已無其他武器。而這,某種意義上也是如今所有國產手機廠商的通病。

2016年中旬,余承東便表示華為在智能手機領域研發投入,起碼每年三四十億美元之巨。這些創新投入期少則三五年,多則八年十年。“只有我們這樣投入,隨著能量不斷釋放,才會越跑越快,讓對手追不上。”

種種原因影響下,無論是榮耀還是米OV等廠商,未來想要進一步實現技術的升級和品牌的進步,都愈發困難。

隨著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進步,或許未來芯片製造業將進入國際一流水平,華為可能鳳凰涅槃,亦或者有其他手機品牌借助加碼研發在高端陣營站穩腳跟。

但這個企業,不一定是新榮耀,也可能是米OV。畢竟新榮耀的實力,遠沒有趙明想像的那麼強大。

至於碰瓷iPhone,其實從營銷上來講也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榮耀若想真正具備與蘋果全面“掰手腕”的實力,仍需要厚積薄發。

作為華為的前“嫡系”,國內用戶其實十分期待新榮耀,不僅可以在自己的優勢領域深耕,更能堅持不破不立,哪怕是重走當時華為K3V2的老路,也要加碼研發。

畢竟只有這樣,新榮耀才算是真正無愧“榮耀”之名,而不是以新榮耀的身份重走米OV的老路。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