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專欄】接納,是讓孩子感到被愛的必修課

【Melody專欄】接納,是讓孩子感到被愛的必修課
【Melody專欄】接納,是讓孩子感到被愛的必修課

大家應該都有這個經驗,在公共場合看到孩子吵鬧,會皺起眉來想說「這孩子怎麼這樣?」或是看到一些媽咪在網路上分享小孩調皮的故事時,會有些人開始給「建議」說小孩要乖啊、小孩要教啊、小孩不能怎樣。只是,小孩真的要乖、要功課好、情商高,才會是好孩子嗎?

「教養」的標籤,壓抑了小孩真正的感受

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東、西方有很多不同的觀念,但東方的教育,有一件最讓我覺得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我們總在有意無意之間,強迫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

Melody:東方的教育,有一件最讓我覺得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我們總在有意無意之間,強迫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
東方的教育,總在有意無意之間,強迫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

比如說,孩子在路上走累了、或看到心愛的玩具卻不能買,心裡充滿失望的情緒,大哭大鬧是常有的事。可是我發現,東方人的教育常常是用許多條條框框去壓小孩,像是對小孩說「你怎麼可以這麼沒禮貌」、「對媽媽講話怎麼可以這麼兇」甚至威脅小孩「再這樣下次不帶你出來了」。表面上看起來,我們似乎在教育孩子要有教養、有規矩,卻忘記去理解,當時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去接納他們當下的不開心,只忙著在意外人的眼光,用壓抑去克制他們,反而久了讓孩子也不太願意去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Melody:在意外人的眼光,用壓抑去克制他們,久了讓孩子也不太願意去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用壓抑去克制他們,久了讓孩子也不太願意去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我明白,孩子在公眾場合哭鬧時,身為父母的我們都會有壓力,我也曾經歷過。可是仔細想想,我們的壓力是什麼呢?是覺得丟臉,還是害怕別人覺得妳不會教小孩?而這種擔心、恐懼、甚至挫折,不也是一種情緒嗎?我們這一代,多數在長輩的高壓教育下長大,從來也沒人教過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

不是說我們父母不好,是當時社會經濟在成長,父母在拚事業的狀況下,情緒的確是會被放在比較後面;但現在時代已經不同,心靈富足跟事業成就都很重要,甚至心靈上的健康與富足,往往對成長來說是很好的。

Melody:缺乏察覺自己情緒的能力,硬逼自己忍耐,最後只會逼死自己
缺乏察覺自己情緒的能力,硬逼自己忍耐,最後只會逼死自己

我經常看到許多學歷很棒、工作也很好的人,過得一點也不快樂,仔細觀察之後,發現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缺乏察覺自己情緒的能力」,明明做得很累很倦了,但卻硬是ㄍㄧㄥ著、不讓自己休息,或者明明很生氣、很委屈,卻硬逼自己忍耐,最後只會逼死自己。

引導孩子覺察、表達自我情緒的能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父母都不能免俗的心願,所以我們難免都會在孩子偷懶或懈怠時,推他們一把,卻忘了這些期望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壓力。當然,我也承認壓力可以使人成長,可是,別忘了引導孩子如何洩壓、如何放鬆,畢竟人就像彈簧一樣,偶爾壓緊,或許能彈得更高,但經常如此,終究會彈性疲乏的。

Melody專欄:比起用功唸書,考上最棒的學校,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擁抱自己情緒的能力
比起用功唸書,考上最棒的學校,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擁抱自己情緒的能力

比起用功唸書,考上最棒的學校,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擁抱自己情緒的能力。她們考上哈佛,變成學霸,身為母親固然會很驕傲,但我更希望她們快樂,無論做什麼行業,成為什麼樣的人,只要她們能夠永遠能好好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分壓抑好強,甚至懂得示弱,我覺得那會是更無價的禮物。

Melody:女人要記得自主能力的價值,待人溫柔是妳的選擇,不是應該,也不是理所當然
女人要記得自主能力的價值,待人溫柔是妳的選擇,不是應該,也不是理所當然

最後,我也想跟所有女生說,擁抱情緒沒什麼不好,這個社會太常教導我們要溫柔、不要發脾氣,遇到壞情緒是不對的。But, no!誰說我們沒有權利不開心?我們要記得權利在自己,女人要記得自主能力的價值,待人溫柔是妳的選擇,不是應該,也不是理所當然。

【本文部分摘自重版文化《現在的妳,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