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轉化為MOT 新活水三月號傳遞台灣驕傲

台灣曾是全球知名的代工王國,MIT(Made in Taiwan ) 三個英文字是讓人安心的品質保證,隨著時間推移,MIT的涵意也不斷改變、修改,從實體轉變為抽象,由寶島聯播網與文化總會聯合製播的《文化ya總會》節目,要從新一期的《新活水》雜誌三月號,反過來思索,MIT如何轉變為MOT,也就是「自製台灣The Making of Taiwan」 ?

《新活水》雜誌宣傳阿光說,台灣過去一向以MIT為榮,這是驕傲但也是焦慮,因為我們必需不斷的向國際證明台灣好棒!似乎這樣才有存在的價值,但反過來想,台灣原本就很好、很有價值,因此新活水團隊很想讓大家把MIT的印象轉換成 MOT,而且是從人文而非產業的面向,來思考到底是什麼樣的元素形塑成如今的台灣。

如原住民與新住民的想法與故事、返鄉青年的生活方式、或是早餐店、手作市集、甚至注音文,這些豐富的人文趣味都是其一,而身為全球唯二保留並使用繁體華文的地方,新活水三月號也探訪了投入正體華文字型研發的個人與團隊,像是前幾年流行的金萱體,以及連小英總統貼文都在用的空明朝體,從這些精采而生動的「MOT 意識」讓讀者除也可以回頭製造自己的細節、信仰與生活方式。

另外看板單元「先鋒人物」專訪到大大樹音樂圖像的創辦人鍾適芳,聊她是如何重新在各原住民的聲鄉與歌謠中找到接地的安頓,另外備受各界期待的奈良美智特展,已經在關渡美術館展開,由於奈良美智這次並沒有任何公開行程,新活水獨家為讀者提出了十一個問題,如奈良美智心中的「愛」究竟是什麼?以及他創作時有什麼特殊癖好,都會在三月號獨家揭露。

而近期在串流平台上引發話題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原著作者吳明益和導演楊雅喆的對談也收錄其中,阿光說,新活水三月號,整本內容希望表達的就是「過去需要別人來認可,但今天我們自己來認可自己」的氛圍,「自製台灣MOT」的概念,從此深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