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研究人員用 RFID 貼紙偵測食品安全

如果食品吃起來不安全,那麼最好是在有人吃之前發現問題。不過,手工偵測所有的瓶瓶罐罐並不現實,即便我們已經知道有威脅存在(就像美國最近爆發的嬰兒食品危機)。 麻省理工學院 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在瞬時之間、非侵入性地從遠處偵測大量食品,他們使用的是很多產品已經自帶的 RFID 標籤。

RFID,即無線射頻識别技術,是在標籤或貼紙中嵌入一個微型天線,它可以由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激活和供電。當無線電收發器發出 950Mhz 的信號時,RFID 標籤就會被喚醒,並發回一個略有不同的信號來標識自己。貼上 RFID 標籤的產品就擁有了自報家門的功能,這對存貨管理來說真的很方便!

研究人員發現,RFID 標籤發回的信號在實際承載的資訊内容之外會受到產品本身的影響,因為無線電波必須穿過它們。因此,一個裝滿義大利面醬的罐子和一個裝滿橄欖的罐子會產生不同的信號,而一個未開封的嬰兒食品罐頭跟一個摻入三聚氰胺的罐頭所產生的信號也是不一樣的。

“這幾乎就像是我們把廉價的 RFID 標籤轉變成了微型射頻分光鏡。”法德爾·阿迪布(Fadel Adib)在麻省理工學院的 一份新聞稿 中表示,他是描述這套新系統的論文的共同作者。

問題在於,這些信號差異可能非常微小,而且它們之前也沒有記錄在案——這是頭一次有人嚐試偵測這些差異。所以,該團隊很自然地轉向了機器學習技術。他們訓練了一個模型,它可以准確判斷特定的信號對應着什麼,並知曉某些微小的差異(比如罐頭方向或玻璃寬度)會帶來怎樣的微小變化。

目前,這套被研究人員稱之為 RFIQ 的系統可以區分純淨的嬰兒配方奶粉和那些摻入三聚氰胺的奶粉,以及摻入不同雜質的純乙醇。這些差不多就是我購物清單上的所有内容了,所以我已經心滿意足了,但顯然該團隊還希望將其應用於更多的產品。既然這種方法已經被證明行之有效,所以他們正打算那樣幹。

他們面前的工作任務隻會越來越艱難,因為環境變量(比如貨架)和其他無線干擾會增加問題的難度。不過,機器學習算法擅於從噪音中提取信號,所以幸運的話,他們不用費太大的勁就能將這種技術投入使用。

點擊 此處 閱讀描述 RFIQ 系統的完整論文(PDF)。

翻譯:王燦均(@何無魚

RFID stickers could signal contaminated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