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5技術之父蔡秉燚 測試口罩消毒重複用

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公認防止病毒功能最佳的N95口罩也因大缺貨而受矚目;華裔學者蔡秉燚(Peter Tsai)雖是N95口罩核心技術的研發學者,但他接受本報電話訪問表示,從不覺得開發口罩核心技術讓自己成為英雄,而是新冠疫情的需要才把他推上舞台;去年從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退休的他說,現在他每天忙著回覆各種各樣來自世界各地有關口罩的提問,此外,在N95缺貨的情況下,他也積極研發如何針對使用過的N95,進行最快且有效消毒來重複使用,「希望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九種顆粒物防護口罩中的一種,N95不是特定的產品名稱,只要符合N95標準,並且通過NIOSH審查的產品,就可稱為N95型口罩。

蔡秉燚說,他所研發的核心技術成為很多廠家使用做成N95口罩,此類口罩可過濾95%的微塵,有很高的防護作用,而且口罩周邊密合性高,過濾效果比平面口罩(醫療口罩、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好。

如果買不到N95口罩,有沒有其他方法可提高一般口罩的過濾效果?蔡秉燚說,使用布製口罩可擋住較大的飛沫,雖不完美,卻總比沒有好,他建議人們可購買汽車去油污紙巾(car shop towels)自製成口罩,再搭配布口罩一起使用,增加一層過濾的效果。

蔡秉燚也提到,如果能夠正確戴好平面口罩,仍可有效阻擋口沫飛出,尤其可預防無症狀病毒帶原者散播新冠病毒。

蔡秉燚解釋,他並非N95口罩的發明者,只是研發口罩兩大核心技術的主導者,這兩大技術包括「熔噴工藝」(melt blowing)和「靜電充電」(electrostatic charging),其中熔噴工藝是將纖維變成超細做成熔噴不織布(nonwoven fabrics)的技術;靜電充電是將電荷嵌入纖維形成駐極體(electret),使其可吸附病毒細菌,提高過濾效果。

蔡秉燚說,有人用電鍋消毒平面口罩,但此方法不適用N95口罩,因為會導致口罩變形,他也說,N95口罩不能用酒精消毒,否則會消除中間層布料上的靜電,此外也不要使用消毒用的放射線,比如伽瑪射線會破壞口罩材質。

他目前與田納西大學的衛生中心(health center)合作,根據歐規標準用攝氏70度(華氏158度)烤30分鐘,來測試是否可有效殺死N95口罩上的新冠病毒,希望很快得到結果。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1張圖:美新冠死亡破1.6萬例 紐約州單日死亡數再創新高
專家打破迷思:戴手套防疫弊大於利
譚德塞狂罵台灣3分鐘 台外交部要他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