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公平會與業者對談 CATV業者大吐苦水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吳易芸/台北報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與公平會昨天(14日)探討頻道交易秩序與上下架管理,研討會上系統與頻道業者紛紛大吐苦水,甚至不同影音視訊平台競爭者彼此唇槍舌戰,同時也希望主管機關鬆綁相關法令,以及將OTT等新興影音平台視為同一市場界定,納入管理。

凱擘總經理王鴻紳表示,收看有線電視的消費者越來越少,大家都在看OTT-TV,競爭一定要有,但是爭議源頭是什麼?從2012年開放以來,也就是頻道代理的問題,調處的案件每年都在增長,所有的紛爭都是低價惡性競爭開始。但他說,凱擘所有的服務都走在同業前面,包括1G服務、推出4K機上盒等,就是要提供消費者更多創新服務。「過去凱擘真的受了很多委屈,希望未來申請跨區服務的時候,公平會可以先等一下,等真的有做錯事再打人,因為公平會的意見是NCC否准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鴻紳指出,凱擘在2018年放棄頻道代理,因為各個委員都有想法,包括要分組付費等,現在MSO兼代理商被視為有線電視爭議的罪魁禍首,如果要實施分組付費,MSO兼代理商就一定馬上瓦解。他也建議,NCC不用害怕黑畫面,當買方不想買,賣方不想賣,交易就會不成,業者自然會拿別的頻道來補。

台灣寬頻通訊法務長林志峰表示,很多人都以為有線電視業者很賺錢,但其實從2005年來系統台在NCC的要求下不斷數位化,增加很多成本支出,因此沒有賺太多錢,同時面臨各種新影音平台的競爭下,訂戶數逐年的下滑,他以中華電信MOD為例,有線電視訂戶數從2017年第三季的524萬戶,至2020年第一季降到499萬戶;反觀MOD訂戶數從144萬戶成長到209萬戶。截至今年5月底止,MOD擁有208.6萬戶,佔國內家庭普及率23.6%。

從NCC所做的統計資料,消費者收看OTT-TV的比例也從2017年的30.8%,成長到2018年的37.6%,尤其非法的OTT業者更是大幅侵蝕合法有線電視業者的市場與利潤,因此業者從2012年就鼓吹法務機關去查緝封鎖非法OTT頻道,今年終於有了成效,但有線電視的訂戶數並沒有隨之成長,這是很恐怖的警訊。

林志峰建議,公平會應考量將有線電視、IPTV、以及OTT-TV調整同一市場之界定,再定義水平及垂直整合的規管;另外NCC應該放寬或解除1/3水平結合以及1/4垂直結合上限,同時考慮解除或鬆綁有線電視費率上限。

針對林志峰將MOD視為競爭對手,中華電信數位匯流事業處協理魏惠珍也提出反駁,她說,不該將MOD視為有線電視訂戶減少的「戰犯」,MOD訂戶數是從2016年的133萬戶到現在破200萬戶,3年MOD增加67萬戶,且雙方市場的用戶數計算的基礎不同,因此沒有正相關。

她也強調,NCC在談管制的時候,不應該忽略產值的概念,有線系統業者一年的產值是300多億,IPTV的產值30多億,另外還有國內OTT的產值,在這樣市場結構中,要拉齊管制的邏輯是不通的,因此,她認為,管制應該思考產業規模的指標因素。

另外,她也表示,用戶在平台使用上的自主性,也會取決於管制的強度,像有線電視僅提供線性頻道服務,因此用戶自主性較低;而MOD有各種分組套餐選擇,走到讓消費者自主選擇的平台,用戶自主性已經達到60至70%。因此,用戶自主性的高低也建議納入管制強度的指標因素之一。

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秘書長彭淑芬也表示,MOD在13年來大虧300多億,是因為MOD自己在做低價競爭,推出所謂的訂寬頻送MOD,這是自己的行銷選擇,才會造成產值低的狀況。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OTT競爭是不分國界的,OTT威脅傳統影視平台的狀況已經很彰顯,2016年從數位與傳統電視的廣告量就可以看出死亡交叉點,2019年數位媒體廣告已經快衝上500億元,傳統電視廣告則跌破300億元。尤其當愛奇藝等OTT平台大舉來台,對本土影視文化傳輸或播送平台來說是生死保衛戰,而本土文創產業希望的是公平的競爭環境,希望主管單位將OTT-TV、IPTV等視為同一個市場界定,鬆綁法規,落實相同服務相同管制。

圖片來源:TDC NEWS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CATV上下交易漸失序 NCC、公平會研擬管理機制
CATV、MOD採匯流法納管?NCC:尚難視為同個市場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