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Oki醫生「通人知」 柳林瑋受感召

蘭陽Oki醫生「通人知」 柳林瑋受感召

對照慈濟堅持開發內湖保護區土地與玄奘大學社科院院長釋昭慧連日來的發言,宜蘭羅東聖母醫院為窮人燒借據的傳統昨日引起社會熱烈討論,沃草創辦人也是羅東聖母醫院醫師柳林瑋今日再度以羅東醫院一位為蘭陽人所熟知的Oki醫師(范鳳龍醫師)的故事,透露這正是他選擇到聖母醫院服務的原因,同時也以「待遇雖沒比別人好,但很光榮」希望有志的醫生、護士能加入人力嚴重匱乏的羅東聖母醫院。 昨日柳林瑋對外證實羅東聖母醫院有為窮人燒借據的傳統,引起網友熱議,今日他更在臉書上分享羅東聖母醫院第一批在蘭陽地區行醫,也就是外號「Oki醫生」(日語的大醫師)的范鳳龍醫師的故事,透露自己正是因為這位醫師的感召,讓他選擇到此服務。 柳林瑋寫道,「今天有記者問我為什麼到羅東聖母醫院服務?」他選擇從羅東醫院一處「感傷場景說起...」,「在宜蘭丸山的一隅,有一排看似普通的墓,但葬著一群不普通的人」。原來醫院開辦之初,是由一群來自義大利天主教靈醫會的修士,他們選擇當時交通不方便的宜蘭落腳,照顧起最沒人願意照顧的「肺癆、痲瘋病、智能障礙孩童」,直到生命終結,也沒回到故鄉,而寧願就葬在台灣! 柳林瑋說,「多年前的我,偶然來到這座墓園,聽了他們的故事。在他們的墓前我忍不住落淚,心中震撼不已,也暗自立下心願,將來從醫學院畢業,一定要回來這個地方」、「一群外國人為我們做了數十年,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了。」! 柳林瑋接著提到當時被被當地人稱為「Oki醫生」,意即日語的「大醫師」的范鳳龍醫師,他說,這位大醫師,除了救病人的命,還同時是病人的「血庫」和「銀行」。缺血時,他就挽起袖子,五百、一千西西的捐。 (圖為范鳳龍醫師(右二)與病患/台灣公益組織基金會) 沒拿過薪水的他,就連醫院給的「零用金」也不自己花,全給了病人,甚至如果開刀時刻到了,該開刀的病人沒來,Oki醫師便會怒氣沖沖的跑到會計室去發飆,問「是不是向病人討了保證金?」(註:從前若病人需要開刀,幾乎每家醫院都要求病人或家屬繳付保證金)久了大家都知道,只要是Oki的病人,「先救要緊,絕對不能先收錢」! 而且Oki醫生在醫院整整住了38年,生前共完成了8萬多件手術,告別式中更有上千名民眾在羅東街頭送他最後一程。 (圖為范鳳龍醫師(後立者)與蘭陽地區民眾/台灣公益組織基金會) 柳林瑋認為「每個組織,都有其特別的文化。而Oki醫師的精神,應該已經深深融入羅東聖母醫院的文化之中。」而他也證實,聖母醫院讓病人寫借據又燒掉,一切都是因為「修士們顧及窮苦人家的自尊」,而燒掉借據「那是醫護對弱勢的愛」,他們更相信「即使窮人最後沒有能力還錢給聖母,這份愛他們會用其他的形式傳遞下去」! 此外,他也提及「除了金錢上的支持,其實我們更缺醫護人員」,目前急診科、重症醫學科等科別我們就缺大約二十位醫師,護理師也缺了五十幾位,他也特地號召有志之士可以加入羅東聖母醫院。柳林瑋強調,這裡的待遇沒比別人好(但應該也沒差到哪去),但是在這個地方服務,真的很光榮。 註:導演吳念真因父親曾受羅東聖母醫院之恩,曾數度自掏腰包為醫院募款,在募款廣告中出現的墓園,正是柳林瑋所述位於宜蘭丸山的靈醫會修士墓園 募款廣告之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gOlLHGJk8) 范鳳龍醫師小檔案: 生於1913年1月14日生於斯洛法尼亞的首都露碧安那市,1990年10月11日於羅東逝世,並葬在羅東 家庭:父親早逝,家境漬貧,有兄、弟、妹各一人,母親是虔誠天主教徒 習醫:1937年醫學院畢業,在該國Ljubljana醫院任外科醫師 行醫:1948年抵中國雲南昭通縣惠東醫院任院長,4年後遭中國共產黨驅逐 1952年隨天主教靈醫教會至羅東,在聖母醫院服務達38年 成就:*任職期間24小時待命、不支薪、不休假 *共完成8萬多件完美手術紀錄 * 1970年完成「牛小骨人體脛骨移植手術」為重要成就 *臨終前,以78歲高齡還為一名小孩動手術,創下醫界紀錄 *去世後,獲頒第八屆醫療奉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