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有沒有道理?

工商時報【于國欽】 聯合國自1965年起推動PPP的國際比較計畫(ICP),授權世銀編算,每6年辦理一次,透過各國實地查價,算出各國PPP替代匯率折算出GDP,以更真實地衡量各國經濟發展情況。 ■2011年有199個經濟體參與這項計畫,世銀要求各國提供一籃子商品價格清單,計有420項,由於各地區消費商品不盡相同,因此各區又另訂清單,亞太地區清單923項,扣除兩份重疊項目,亞太各國清單計有1,117項。 台灣有一個循環,姑且稱它為「PPP循環」。那就是每隔一段時間,社會上就會掀起評論購買力平價(PPP)的風潮,近日這個話題又成焦點。 何以如此?因為我們的所得經PPP折算後總會超越日、韓,讓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2010年秋天,經建會依據國際貨幣基金最新資料指出:「今年台灣經PPP折算後的每人GDP將提高至34,743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首度超越日本的33,828美元,並持續擴大領先南韓的29,791美元,顯示國人實際生活水準,已相對優於日本。」 此消息一出,隨即在立院被質疑,長期以來只要談到這個話題,多數人總認為這是政府吹牛、膨風、粉飾太平。至於PPP是怎麼一回事?少有人願意深入了解。 上千商品實地查價 只要讀過經濟學,都聽過PPP,這個詞彙不是我們政府創造出來的。PPP這一概念,簡單說就是在美國用1美元買到的東西,在台灣要花多少台幣才買得到,或者在日本需花多少日圓才買得到,旨在呈現一國「貨幣購買力」,以之取代匯率來計算所得,更能反映各國民眾享有福祉的高低。 PPP這個概念說來簡單,但算起來可不容易,這項工作是由世界銀行每五、六年廣邀百餘國共襄盛舉才能辦成,各國需依世銀選定千餘項商品實地查價,經世銀彙總後才能得出PPP。 依世銀2014年公布的PPP查價結果,在美國以1美元買到的東西,在台灣要花15.11元台幣,在日本需花107.45日圓,在韓國要花854.58韓元,這三項數據就是這三國的PPP,與三國的匯率有明顯差距。 以世銀2014年所公布的2011年PPP人均GDP,台灣為3.9萬美元,優於日本3.4萬美元、南韓2.9萬美元,這雖然與匯率換算的結果大相逕庭,但這是事實,是衡量的尺度不同,無關乎吹牛、膨風,更非粉飾太平。 近期又有人說:「PPP人均GDP高於匯率人均GDP,這是相對落後國家才有的特徵。」但檢視世銀的資料可以發現,這個說法過於武斷,像南韓、香港、新加坡,PPP後的所得皆大幅提高,歐盟的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波蘭等國也同樣如此,他們不該算是落後國家吧! 讓PPP所得提高的主因不在於發達或落後,而在於該地區的物價水準,世銀曾算過這個相對物價指數(price level index),若以美國為100,日本高達134.6,南韓77.0,台灣51.2。這是世銀國際比較計畫(ICP)訪查計算的結果,這是事實。 了解民眾真實購買力 長期以來,我們已慣於匯率折算的數字,然而國際上不論是IMD競爭力報告、或OECD幸福指數皆以PPP來折算所得,旨在了解各國民眾真實的購買力。事實上,匯率換算出來的數字有時只是鏡花水月,以瑞士為例,由於當地物價是台灣的3倍,一位在瑞士享有台灣部長級薪水的人(月領6,000瑞士法郎,依匯率換算約19萬元台幣),其購買力與台灣月領6萬元者相去不遠。 「眾人憂樂以情,君子憂樂以理」,對於PPP等所有經濟議題,我們都需要少一點情緒,多一些理性,為文論述者,尤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