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創世神杜奕瑾:不侵犯隱私的智慧城市,才是照顧台灣市民

圖片來源:邱劍英
圖片來源:邱劍英

整理:天下編輯部 圖片來源:邱劍英

有台灣最大網路論壇ptt創世神稱號、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表示,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具備重視隱私、資料取得正當性的獨特思惟,在保障這些原則之下,正和台北市、台南市合作發展智慧城市科技,從「地面上」和「天空中」照顧所有市民。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是台灣第一個,應該也是亞洲第一個,以非營利的取向成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雖然是非營利,但我們是私人注資、政府支持,也就是說我們以非營利的角度跟政府合作進行各種人工智慧實驗,包含了醫療、智慧城市跟人機界面。

智慧城市的未來該怎麽走,也是我們關心的一個項目。在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思路之前,先介紹實驗室的思路背景。

呼吸自由空氣長大的台灣社群網路

台灣在亞洲可能媒體自由度是第一名,網路自由度也非常高。台灣還有一種特別的文化:全世界的社群網路大部份都是商業導向,但台灣從1995年運作至今的非營利社群網路「ptt」, 一直以來都是非常主流的社群媒體。這個很有影響力的社群網路,也是我們在網路時代,在學校一起創造的。

這些經驗告訴我們,其實台灣人非常有創造力、非常有軟體的思惟。我們在特定的時候、特定的時間,不同的人組織起來,就可以打贏一場特定的「遊戲」。比如說g0v零時政府,就是一個非常創新的組織,透過科技推動開放資料和公民參與。

同樣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現在也在研究,未來科技如何在符合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範)之類的個資保護規範前提下發展,讓資料的所有權屬於個人,同時又做到像臉書、Line這些社群媒體促進人們互動交流。

所以我們正在研發「ptt.ai」,就是更進一步把ptt主機去中心化的技術。

智慧城市思惟:發現問題同時解決問題

回到智慧城市的思路。什麽叫智慧城市?

最早的城市治理思惟,是從問題導向著手。什麼是問題導向,就是今天城市發生了問題,例如土石流、電力不足、社會福利不足等等,找到問題後,再去想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叫做問題導向。

台灣經歷數位化、個人電腦普及後,開始有了大數據,就可以做數據導向的思惟。什麽叫數據導向的思惟?就是歷年來收集的大量數據資料,可以研究出一條道路該如何設計,才能符合兩、三年後人口增長的需求。

所以數據導向就是以過去的數據做統整,在發現問題的同時解決問題,不再是出現問題後再去解決問題。

但是智慧城市的思路已經到了第三個版本,也就是台灣AI實驗室強調的智慧城市思路:從問題導向演進到數據導向,最新一波我們應該要做到的是AI導向。

所謂的AI導向,就是運用過去的大數據,依照每個人不同的人事時地物需求,滿足所有市民的需求,並在滿足個人需求的同時保護個人隱私,顧全資料收集的誠信。

打造保護隱私、重視道德的人工智慧

所以不管與台北市政府或是台南市政府合作,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思考的,是台灣的風土民情——重視隱私、重視個人道德,而且符合人性,顧全對市民的照顧,在不同時間、地點,有不同的解決方式。

這種AI導向和數據導向最大的差異是什麽?

數據導向沒有辦法照顧到個人,它是以8020的原則,依照過去的大數據法則,滿足80%人民的需求,可能犧牲掉20%人民的利益。AI導向則是依照過去的經驗,針對不同的人事時地物,都能提供最好的照顧。這就是AI導向。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在醫療領域和人機界面的研究,也是一樣順著AI導向的思路走。過去的醫療,要利用生物統計,得出疾病跟治療的關係。到了出現「精準醫療」時,AI導向開始變得重要,也就是根據過去收集的大數據,每個人有不同的遺傳、生活習性、生長環境,運用AI模型做疾病的預測、診斷、治療和預後。

整個思路是基於大數據,再套用深度學習模型,提供每個人不同的照顧。

空中、地上雙棲,解決城市日常問題

回到智慧城市。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在20174月成立後,有兩個主要的合作對象。第一個,我們跟台北市政府是「在地面上」的合作,和交通局合作研究,運用所有台北市的監視攝影機跟交通影像監視器,做到智慧交通事故偵測,解決交通問題。

舉個例子,有了經過訓練後的AI模型之後,交通局可以即時發現台北市道路交通的問題。

跟台南市政府的合作則是「在空中的合作」。已故紀錄片導演齊柏林從不同的角度看台灣,他的「看見台灣」,讓大家開始產生不同角度的智慧城市思惟。我們不只是從地面上去看這個城市的治理問題,還可以從空中看到台灣的美麗與哀愁,進一步研究如何治理城市。

與台南市政府的合作,就是研究如何做到無人機的自動飛行。以前的科技,要做到影像即時分析和傳輸非常昂貴,自從有了5G技術,搭配GPU(圖形處理器)的演算能力,可以做大量的數據分析,輔助無人機自動飛行的任務。

我們跟台南市政府、南科管理局合作,做了人工智慧空拍大數據平台。目前已經空拍完整個台南市安平區,在安平區任意選兩點,都可以看到透過360度鏡頭拍攝的空拍影像。這些影像其實不是一次飛的的資料,而是整合每次無人機自動選景、自動運鏡、自動空拍的資料而成。

除了自動選景、自動運鏡之外,其實每一個畫面也能提供市政建設自動測量使用。同樣的,當空拍鏡頭資料齊全時,也可以讓人工智慧人員訓練自己的AI模型,偵測違章建築、地面車輛數量、停車位使用狀況。

人工智慧甚至可以運用在城市觀光。以台南的角度來講,過去我們看到的城市導覽影片,可能只是平鋪直敘的影音,透過無人機空拍大數據,城市導覽影音就能像Netflix影集《黑鏡:潘達斯奈基》,由觀眾自行選擇路線,發現城市不同的風貌。

城市不同的風貌裡面所有的媒體,都是用人工智慧的美學網絡生成,甚至搭配空拍機影片的配樂,都可以由人工智慧自動生成。

除了人工智慧導覽,還能運用人工智慧計算天災造成農業損失、災害防治設計,以及監控河川汙染。

建基於誠信的科技,才是台灣人要的

我剛才一直強調,就是人性(Humanity)、隱私(Privacy)跟誠信(Integrity)。這是我們在台灣做人工智慧研究的的基本原則,如果違背這個原則我們寧願不做。

這個其實跟有些國家不太一樣。其他國家可能會因為沒有隱私權的概念,收集大量資料,這是違背台灣人工智慧思惟原則的。從科技的角度,我相信以台灣現有的技術能力,在確保隱私被保護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很好的人工智慧研究。

從這個角度做出來的成果,才會是同時重視privacyIntegrityhumanity的國家跟地區所需要的。

►►2019 CWEF完整演講精華

更多天下雜誌文章
【2019天下經濟論壇】吳迎春:悲觀的2019,如何十路突圍?
聯發科李宗霖:機器人和機器人打擂台,這個夢想不遠了!
日本無人機之父:從救災、送貨到清水管,無人機都幫你解決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