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中國影響力大 我新南向難度升高

工商時報【蕭美惠】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之後,由東協主導、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加持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成為國際注目的新焦點。面對兩岸關係停滯,北京當局對RCEP的影響力升高,台灣加入RCEP的機率大降,勢必對英全政府力推的新南向政策帶來更嚴峻的考驗。 RCEP是由東協十國(ASEAN)於2011年11月東協高峰會發起,旨在深化以東協為核心之區域經濟整合,並邀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及印度等6個夥伴國共同參與。 RCEP成員國自2013年5月開始舉行談判,直到今年5月上旬共舉行了18回合談判。由於今年適逢東協50周年,ASEAN與其他6個夥伴國皆希望能在11月東協高峰會時完成RCEP的談判,以作為邁向下個50年的里程碑。因此,近來16國在正式會議外,持續加開臨時會,就貨品貿易、服務業及投資等三大領域尋求共識。 5月22日,RCEP成員即藉參與亞太經合會(APEC)經貿部長會議之便,在河內召開部長會議,東道主越南也公開支持在今年底前完成RCEP談判。 據了解,印度之前由於與中國、東南亞多國貿易關係緊張,對RCEP談判多所掣肘,但近來傳出態度已軟化,此一發展將有利於談判在年底前完成。 RCEP會員國是台灣主要出口市場及投資地區,根據外交部資料,去年RCEP 16國占我國貿易總額58.6%,達2,995億美元,且我國對RCEP國家累計投資額占我國對外投資額高達8成。如果我國能加入RCEP,將有助於東協國家進一步吸引台商投資,增聘當地勞工,有助於提升當地發展及建設。 問題是,在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急凍,隨著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深化與亞洲鄰國的區域整合,專家認為台灣的處境將更顯艱難。尤有甚者,雖然RCEP「排外」標準不像TPP那麼高,但仍堅持某種比例的原產地規定,一旦RCEP啟動,台灣又無法參與其中,屆時新南向政策勢將面臨更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