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美團都曾遭受的“ESG狙擊”,這家獨角獸公司或許能幫忙解決

ESG越來越受投資者關注,數據的潛力值得挖掘。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在全球范圍內,ESG,即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越來越受投資者的關注。尤其在亞洲,ESG才剛剛興起,相關數據服務大有可為。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長期以來,投資者一直抱怨中國和東南亞企業面臨的“非金融風險信息不足”問題。例如,公司對環境信息披露並不常見,即使有,也往往與實際不一致、不可靠。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 .)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Pte)支持的一家成立六年的數據公司表示,它正在充分瞭解企業,而無需等待監管機構或公司被動披露信息。妙盈科技(MioTech)從中國和東南亞的數千個政府、監管機構和企業網站蒐集信息和統計數據,以評估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做法,包括違規、污染、碳足跡和雇傭歧視等方面。妙盈科技也面向全球提供ESG數據產品。

妙盈科技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傑森·圖(Jason Tu)說,現在妙盈科技的母公司,位於開曼的 Mioying 控股公司,正在以 10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約 1.5 億美元的資金,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目前穆迪公司(Moody 's Corp.)、億萬富翁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真格基金(ZhenFund)和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都已經對其進行了投資,妙盈科技在前幾輪融資中籌集了約 1 億美元。

妙盈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傑森·圖(Jason Tu),圖片來源:Bloomberg

“許多人認為無法獲得這些地區的 ESG 數據,”傑森·圖說,“這是一種誤解。其實數據有很多,只是沒有被組織起來。”

但在有些國家,收集和整理這些信息可能很敏感。比如今年早些時候,《法治日報》報道稱,一家中國公司被罰款人民幣 4000 萬元(合 600 萬美元),該公司一名高管被判處 7 年有期徒刑,這突顯了這種行為的風險。

為了避免數據收集方面的法律問題,妙盈科技將蒐集數據的范圍限制在公共來源。它不會從需要登錄的網站獲取數據,不會收集個人信息,也不會隱藏其在使用機器人的事實。妙盈科技的衛星圖像也來自公共頻道。傑森·圖說,公司的數據保護官有法律背景,並有一個團隊來確保“遵守信息收集和存儲”的規定。

盡管採取了這些預防措施,妙盈科技仍然擁有 6.8 萬個數據源通道。例如,香港證券交易所就是其中之一。算法對散佈在數萬個政府和公司網站上的復雜信息進行分類。有時,監管機構可能會發布一些公司受到處罰的文件照片,而妙盈科技會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識別和分類。

除了大中華地區的公司,妙盈科技的數據還涵蓋了美國、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的上市和私營公司,收集有關水污染、二氧化氮排放水平和歧視投訴等指標的信息。隨著擴張,該公司計劃在中國和新加坡增加員工,在今年年底前將員工數量增加約 67%,至 500 人。

“數據在任何投資決策過程中都發揮著關鍵作用,”摩根大通(JPMorgan)資產管理部門可持續投資全球主管詹尼佛·吳(Jennifer Wu)說,“我們認為妙盈科技在中國 ESG 數據領域的專長是獨特和有價值的,這得益於其技術架構和基於中文語言的數據科學能力。”

隨著 ESG 投資增長到 35 萬億美元,人們對數據的需求激增。大約有 160 家公司向基金經理出售可持續發展評級和數據,其中包括三大企業信用評級公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和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的母公司彭博資訊(Bloomberg LP)。據研究人員奧皮馬斯(Opimas)稱,ESG 數據市場今年可能達到 13 億美元。妙盈科技去年的收入約為 1500 萬美元。

大型跨國公司也匯編中國公司的數據,包括商道融綠(SynTao Green Finance)在內的國內公司也匯編數據。中國也一直在採取措施,使信息披露更加統一,最終實現強制性披露。

妙盈科技表示,它的方法是“外科手術”式的,而且是針對具體公司的,例如,如果公司的濫用行為或違規行為被記錄在案,就會被扣分。

對穆迪來說,妙盈科技的數據增強了穆迪公司現有產品的實力,比如 CreditView China。CreditView China 是穆迪用於信用評估和對中國企業進行全球基準評估的工具。穆迪董事總經理兼國際業務主管葉敏表示:“妙盈科技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加快開發在中國提供風險和信用分析的工具。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信息來推進我們自己的服務。”

金融機構約佔妙盈科技客戶的 20%,但佔其收入的 70%。其客戶中的近三分之二來自全球,其餘的來自中國。“ESG 在亞洲才剛剛開始,但每個人都看到了數據的潛力,”傑森·圖說。

譯者:Jane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