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Crunch 中文版的 2019 不嚴肅年度好物推薦

2019 年就要過去了,各位覺得這一年過得怎麼樣呢?(崔健曰:湊合!)今年我們再次向 TechCrunch 中英文作者、編輯、翻譯發出邀請,整理 2019 年對他們有積極影響的身外之物,順便托物言志談談自己的這一年。雖然我們是科技創投媒體,不過推薦的東西不一定和科技有關,也沒有任何廠商業配置入,請大家放心。

鵬輝,TechCrunch 中文版作者

死亡擱淺

今年爭議最大的遊戲。有人覺得這是乏味的步行模擬器,也有人沉迷於修建高速公路無法自拔。遊戲性和劇情這些東西的喜好實在是因人而異,我自己也很難說的出來為什麼會喜歡這款遊戲,每次拿起手柄的時候卻總是放不下手。空曠的山谷曠野,婉轉的配樂,陰沉卻又悠遠的淨空,每當 BT 恰到好處的出現並且掃興時我是非常想大吼一聲 “Fus Ro Dahhhh” 的……但哪怕就只是在避雨亭裏發呆哄娃也覺得很有趣——一種無聊卻又荒誕的釋然,不多得的情緒。

拼多多

便宜大碗,確實優惠,除了發貨有些慢。個人感覺可以稱得上是京東自營的反向替代品。一般不追求售後或者不急需的商品我都會先到拼多多瞅瞅。

Bose QC20i

有些慚愧,去年的好物推薦已經上榜過了,但是今年依然再次推薦。儘管今年降噪耳機界有 AirPods Pro 扛把子,讓這個有線且帶有一塊不小的電池倉的 “上古” 產物顯得格外過時。但如果追求更舒適的佩戴感(QC20i 的鯊魚鰭佩戴體驗現時沒有能打的),它依然值得考慮。再加上我這個人有些保守,佩戴更加方便的 AirPods Pro 反而讓我有些無法接受——擔心是否會有一天無法離開它。當然這麼考慮有些極端,但看一看現在的手機用途跟之前的手機用途,我在去年的那個 QC20i 壞了之後,便又再買了一副 QC20i(二手)。

《罪與罰》(朱海觀、王汶譯版)

杜斯托也夫斯基對心理活動的刻畫十分細膩(滿分五分)。記得讀到拉斯科尼科夫謀殺房東那段時,我仿佛有一種錯覺,好像自己此刻就是這位揣揣不安的大學生,準備用激動而興奮的雙手敲開房東的門,然後平淡地掏出那把罪惡的斧頭。真實得有些讓人後怕。這大概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埃裡克·哈格曼(Erik Hagerman)

紐約時報在 2018 年報導過的一比特老哥。自從聽到特朗普當選後就獨自搬到一處偏遠農場,决心斷絕一切政壇資訊,並且自身也是在過著一種低互聯網化的生活。有意思的是他之前工作時的身份是某跨國公司的全球數位商務總監,這在即將到來的所謂 5G、萬物互聯的大資訊時代,讓他這個人與當代的對比更加衝突。我在去年就開始關注這個現代社會的 “原始人”,今年突然更加懷念。不過沒有太多別的原因,僅僅只是這種簡單粗暴的就事論事管道讓我覺得這個人很不錯,有点 “脫了衣衫去” 的感覺。作為一名資訊工作者和線民,想要逃離幾近氾濫的資訊洪流其實挺難。儘管我這幾年已經折騰了不少可以帶來 “纯粹” 體驗的產品,嘗試用 telegram 替代微信、用 rss 閱讀器替代各種新聞資訊用戶端、用 slack 專注辦公、堅持使用實物公交卡以避免經常掏出手機···後來發現這些行為只是效率上的分割,總體上我還是無法自然地進入適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謂的專注和簡單可能是一對互斥選項……但還是希望這種狀況在明年能够有一些些改觀,可以找到更多的平衡點,關注到什麼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本質。

總之,以上這些就是過去的一年裏讓我的生活變得美好一些,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事物,這就是我的 2019。沒有太多新鮮面孔,但是我卻覺得有了它們之後,2020 也更加值得期待。

Rita,TechCrunch 英文記者

防偷窺膜

(找了半天,只有這段影片可以解釋這個產品,同時沒有軟性置入 by 博源)

生活在都市的人總會有那麼一瞬間意識到防偷窺的重要性。無論是在上班摸魚的你,在捷運上刷推的她,還是在大會上起草獨家新聞的我,總感覺有千百雙眼睛盯著自己,即便不是透過人眼,也有無數監控監視器在掃描自己的一舉一動。

在幾年前的一次科技大會上,我碰巧坐在了一比特頂尖美國科技記者旁,正興奮地想學習他的工作方式,卻發現他的電腦荧幕、手機荧幕一片烏黑。我條件反射上某寶一搜,還真有防偷窺膜這東西,從此走上了電子防偷窺的道路,也將這十幾塊錢人民幣的東西推薦給了無數人。防偷窺膜的樣式繁多,做工差的會讓荧幕太暗或接觸不良,多試幾家,或者私信讓我分享常用的商家。

當然,此膜只能讓我們在公共場合有限地匿名化,但這個習慣能維持個人對資訊保護的敏感度。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考慮將監視器用貼紙封住,将 app 的麥克風許可權關閉等等。

今年的深港都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將現代都市的監控系統和作家 Jane Jacobs 在 60 年代提出的 “街道眼”(”eyes on the street”)概念作比較。Jacobs 在《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書中提到,街道兩旁陽臺上探出頭來的居民,還有徒步区商鋪門口休憩的老闆,共同組成了都市裏無數雙 “街道眼”。這些視線形成了一套都市監督系統,讓路人感到安全,鄰里關係親近,孩子能在街上盡興玩耍。後來,現代城市規劃強調的大街區、摩天大樓逐漸摧毀了 “街道眼” 存在的可能性。如今,AI 和 IoT 的廣泛應用又讓都市重新擁有了 “看” 的能力。然而,你接受這種新的目光嗎?

播客:The Daily

The Daily 是《紐約時報》發佈的新聞播客,每週五期,由該報名記 Michael Barbaro 主持。與很多平鋪直述的新聞節目不同,這檔播客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將嚴肅事件娓娓道來,在 10-20 分鐘的有限時間裏挖掘重大新聞背後出人意料的背景。

放下手機

和往年一樣,我的清單還是有一項煞風景的 “反科技” 傾心推薦。一周中抽幾個小時,放下電子產品,讓眼睛、頸椎、雙手休息,讓被推薦算灋主導的大腦休息,抬頭直視你的家人,聆聽你的朋友,到自(公)然(园)界(儿)裏聽鳥鳴,聞土腥,看葉子的脈絡。

何無魚,TechCrunch 中文版翻譯

蕃茄洋芋(Pomotodo)

特地看了一下統計資料,本人使用蕃茄洋芋 6 年,迄今已經累計完成 23736 個蕃茄和 3904 個洋芋。這不僅是一款蕃茄工作法和 GTD 工具,更被我用來記錄生活和量化自我。

耳機

不推薦具體哪一款耳機,只是覺得在這個荧幕過剩的時代,眼睛真是太累了,或許可以讓耳朵來分擔一些獲取資訊的工作。

《Flipped》

現在都流行讀原著學原文,《Flipped》應該是閱讀英文原版小說的不錯入門讀物,配合電影食用更佳。

王博源,TechCrunch 中文版編輯

TikTok

我愛上了今年全球爭議最大的應用。

TikTok 以位元組跳動嫡系的身份誕生,但若沒有收購來的 Musical.ly 加持(2016 年他們參加過 TechCrunch 上海活動,位元組收購是 2017 年的事),這個平臺可能也不會向積極方向發展。

我使用 TikTok 的動機完全是史翠珊效應。眾所周知 TikTok 為阻隔中國大陸用戶使出渾身解數,越不讓用,我越感興趣。當我用非常規方法突破限制,看到了更有趣的世界:有阿富汗裔日本土生土長洋妹子、變道給後車打出「Cпасибо」的可愛戰鬥民族司機、秀恩愛的阿聯酋哈立德和薩爾瑪夫妻倆、分享不丹國風土的幸福靚女、魔術師、醫生、律師、駭客、紅脖、雅痞……在 TikTok 上,我終於搞懂了二進位的概念,用 mind blowing 毫不為過。

互聯網分裂到 2019 年,把 TikTok 籠統地劃歸為「視頻分享平臺」就略顯無知。Instagram、TikTok、Snapchat、甚至 Youtube、Vimeo、Dailymotion 都有質的不同。

另外說一句,責備 TikTok 的人大多不是 TikTok 用戶。

checkm8

2019 年 9 月 27 日,安全研究員 axi0mX 發現了 checkm8 漏洞, iOS 越獄社區重新振作起來。穀歌一下「越獄已死」,使用這個噱頭做標題的文章,从 2017 年 7 月一直喊到 2019 年。

一方面,checkm8 是非常嚴重的安全性漏洞。Xs/max,Xr,11/Pro,11 英寸/12.9 英寸 iPad Pro,2019 款 iPad Air/mini 之外所有 iOS 設備都有影響(从 iPhone 4s/iPad 2 算起),意味著在意安全性的用戶必須至少換機到 2018 年的款式。

另一方面,checkm8 解放了受波及的 iOS 设备,它們可以在未來任意系統版本下獲取根許可權,開發者可以做更多挿件的開發,釋放機器的潜力,進行更個性化的功能定制。

我尊重任何一方的意見,我更感激有選擇的生活。

《永久檔案》(時報版)

今年吹哨人紛紛出書,劍橋分析的告密者克里斯多夫·懷利寫了《Mindfuck: Cambridge Analytica and the Plot to Break America》 ,同時間斯諾登推出了自傳《永久檔案》。斯諾登的文筆讓我吃驚,細膩得出乎意料。本來我是以看熱鬧挖料的心態去讀,沒想到一下子就看進去。斯諾登在這本書裏講了他的生活,工作,棱鏡事件前後,讀完各位應該會感同身受。對於科技的解釋完全沒有障礙,他基本都有明了的解釋,比很多科技記者要來得更專業。配合《第四公民》觀看,效果更好。

死亡擱淺

科技迷都應該玩一玩小島秀夫的這款話題遊戲。死亡擱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當作是向善版 GTAV。這兩個作品都將現實困境投射在遊戲裏,用互聯網把玩家聯系在一起。後者更多的是進行誇大嘲諷,前者則是帶給人希望。

你可以說死亡擱淺充斥著大量政治觀點,或者遊戲感和動作遊戲的節奏感完全不線上,這些確實存在。但我認為這樣一部作品是非常酷的禪遊戲(向陳星漢致敬),面向現實生活中不喜歡喧鬧氛圍的人。他們應該都能感同身受:一個人對著荧幕玩,感受孤獨的同時感受來自陌生人的善意。遊戲後期有一段海邊奔跑的章節,更是把概念發揮到極致。在那個關卡,遊戲性為零,完全依靠氛圍和共情强化製作人的理念。

我相信製作人/導演在遊戲創作裏的比重會越來越高,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製作人通過遊戲進行個人表達。也許遊戲還會和電影業發生有趣的連結。像《教團 1886》這樣夾在兩個產業中間的情况可能會得以緩解。無論是好是壞,我個人非常期待。

你們

回顧在 TechCrunch 中文版這六年,大多數時間我蠻符合上面死亡擱淺的遊戲群體,一個人坐在家裡辦公,寫寫改改搜搜發發牢騷。

我應該是網絡時代的受益者,在人們對數位隱私還沒有什麼概念的時候,高速網絡把我和一大群沒見過(幾次)面,一直在網絡那一端互動的朋友和同事連接起來。同時,這個平臺又給我們創造了很多次線下見面的機會,每年已成慣例的 TechCrunch 大會,還有天時地利才有的讀者小聚,都是我最最享受的活動。我感激每一位現實生活和網上交流的朋友,感謝家人的支持和陪伴,感謝一起共事六年的譯者,還有這五年裏最親密的同事兼朋友。

無論前方有什麼等待著我們,連結都不會消失。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去和朋友見個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