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召回15.8萬輛汽車 台灣要打進汽車供應鏈 真有那麼容易?

近來紅到發紫的特斯拉(Tesla),遭到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要求召回15.8萬輛Model S/Model X,原因是NHTSA初步認定,2012年至2018年特斯拉出廠的車型,由於中控台螢幕的觸控顯示器失靈,可能造成Autopilot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轉彎信號功能因喪失警告鈴聲而故障,導致駕駛人不知道系統故障,進而增加撞車風險。

回溯Tesla這些車型的面板供應商包括樂金顯示(LGD)、群創,另外觸控面板廠為宸鴻,中控台系統組裝廠為和碩等。目前供應商都表示尚未收到客戶通知,還要進一步了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對於近來聲勢高漲的Tesla,這已非第一次出現汽車召回事件了。事實上,去年十月Tesla曾在中國召回三萬輛車,去年十一月也在美國召回9500輛車,但這次出狀況的車子數量大增,對Tesla來說顯然是一個重要警訊。至於對近來一路追捧電動汽車及自駕車概念股的台灣股民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新學習經驗。

汽車召回一直是汽車業最大的夢魘,許多大廠都發生過出廠車子有狀況而需要召回。以龍頭廠豐田汽車為例,六年多前就與美國司法部門達成協議,同意支付高達 12 億美金的賠償金,換取司法部門針對其車輛暴衝事件的暫緩起訴,當時的賠償金額也創下美國汽車業有史以來最高的金額紀錄。

不過,類似的汽車召回事件層出不窮,另一個備受矚目的例子是生產安全氣囊的日商高田(Takata Corp)。高田原本是全球第二大安全氣囊生產大廠,產品銷售給包括本田、BMW、豐田等全球19家車廠,但因為高田內部隱匿充氣器的問題,讓安全氣囊瑕疵造成多起駕駛人死亡事件,因此也面臨全球擋不住的刑事及民事求償等訴訟官司。

據統計,當時高田在全球各地下令召回1億個該公司製造的充氣器,由於過程必須花費10年左右,召回費用也估計會攀升到100億美元。高田最後因財務不堪負荷,已於2017年申請破產保護,當時的債務高達100億到500億美元。

高田破產的故事,對於許多想要進入全球汽車供應鏈的台灣業者來說,是一個很具警世教訓的案例,也提供台灣業者一個與過去經營資通訊產業完全不同的思考樣貌。

首先,過去大家都常說,要打入汽車供應鏈相當困難,但只要打進去之後,便可以做很長很久的生意。這個說法的前半段是正確的,要打入汽車供應鏈確實很不容易,但是打進去之後能不能做很長久,那也是不一定的事,因為即使像高田這種已達全球第二大供應商的企業,最後仍然不堪虧損而以破產收場。

其次,若更仔細研究汽車大廠到底如何選擇零組件供應商,就可以得到一個很簡單的結論。汽車品牌廠在選擇合作方時,不只要求門當戶對,而且規模財力都要夠一定水準與實力,否則面臨召回時,供應商一定很難負擔龐大的賠償金額。

觀察全球一線汽車大廠,少說每一家年銷售量都在數百萬輛左右,因此在尋找供應商時的首要條件,勢必在營業規模、財力及市值都要夠大,因為每次召回數十萬至百萬輛汽車,尤其是若遇到安全性的問題,賠償金額少說就是數億至數十億美元,規模太小的公司絕對賠不起。

至於二、三線汽車品牌或許可以把門檻降低一些,但汽車年銷售量至少也在數十萬至百萬輛,供應商若沒有新台幣百億元或數百億元的營業額,或是數百至上千億元的市值規模,確實很難與這些客戶平起平坐談生意。

因此,從這個簡單的理念出發,當台灣不斷在談哪些公司是汽車概念股時,除了要緊盯公司業績變化外,也必需用更嚴格標準來判斷,例如像鴻海集團切入汽車產業,鴻海的規模夠大,若出什麼狀況,遭大廠求償幾十億美元,鴻海應該是賠得起。

同樣情況,台灣還有營收在數千億到上兆元的幾個大集團,例如廣達、和碩、緯創、仁寶等,看起來實力也還夠,這些企業集團及旗下的轉投資企業,應該較有機會取得與汽車大廠合作的門票。

至於有很多中小型企業,要切入汽車產業的供應鏈,恐怕就會面臨很大壓力。國內目前許多營業額及市值不到百億元的企業,是整個產業中比例最高的族群,這種規模的企業在資通訊產業已不能算小,但放到汽車產業中大概都只能算是「小朋友」,而且規模可能只達客戶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大概連與客戶約訪見面的機會都不容易。

對比過去台灣熟悉的資通訊產業,供應商與大廠的合作關係,確實是有些不同。例如資通訊產品雖然也會傳出起火燃燒或電池爆炸等事件,但要達到出人命的機會並不大,此外國際大廠為了節省成本,也比較願意採用更創新、成本更低的新產品,因此新創企業在資通訊領域比較容易出現,但在汽車產業就絕無僅有,這是相當現實的情況,可能也是台灣要打進全球汽車供應鏈中,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本文作者林宏文,主跑科技、生技產業多年,目前為財經專欄作家、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公司治理以及國家競爭力等議題。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