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國民黨大選慘敗!黨內基層釀改名「去中國化」

國民黨慘敗之後,黨內的台南市議員蔡育輝拋出改名的議題,希望能拿掉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兩個字,以台灣為優先,取得更多的認同,但黨內其他聲音,也有認為會造成分裂,但其實國民黨從1984年到1919年,歷經4次改名,不是沒有前例,就看國民黨集體意志如何決定。

國民黨在2020大選慘敗之後,檢討聲浪四起,其中一種改革的呼聲,希望讓中國國民黨改名,至少去掉中國認同台灣。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表示,「會選輸會失敗,不光是黨主席的責任,沒有讓中常會做出正確的,決策方向來帶領整個黨,不管在選戰或者黨務方面的改革跟發展,以至於1月11號的選舉,我們失去了民意的大多數的支持,宣布辭去中常委一職」。

立委蔣萬安表示,「辭去中常委的職務,除了表示負責,除了表示負責也希望接下來我們的決策方式,還有決策的模式,能夠更貼近民意。」

有支持也有保留態度,國民黨歷史悠久,但不是沒改名過,從最早孫文成立的1984年的興中會,1905年聯合其他團體改叫同盟會,1911年革命成功之後改名為國民黨,1914年又改為中華革命黨,直到1919年10月10日,正式冠上中國兩字,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經歷4次改名,遷台後沒在更動過,但每次碰到國民黨選舉大敗,就有該台灣優先、去中國的討論,但黨內始終沒有共識,成了黨內不願觸碰的議題。

黨內不同光譜,有不同意見,國民黨的改造和改名,得尋求最大公約數,困難才正要開始。

(民視新聞/顏辰州、楊柏玨 台北報導)